原標題:
“以前,大家也養殖藏香豬,但由於離拉薩和內地市場較遠,加上價格波動,養殖規模很小,賺不了錢。”日前,米林縣丹娘鄉崩嘎村邊巴種養業專業合作社 負責人邊巴次仁告訴記者,自從和當地企業建立“訂單式”合作關係後,藏香豬就變成了“搖錢樹”。去年,合作社共出欄藏香豬720頭,創收70多萬元,社員 利潤分紅42萬元,戶均分紅約1萬元。
邊巴次仁和村民們通過養殖藏香豬實現致富,只是米林縣深化農村改革成效的縮影。米林縣農牧局局長胡秀東向記者介紹,在深化農村改革過程中,米林縣立足實際,通過創新農企對接,推出“訂單農業”,實現了農企雙贏,推動了特色産業升級,帶動了群眾增收。
米林縣氣候溫潤,這裡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水源充足,是我區最適宜養殖藏香豬的地區之一。作為藏香豬産區,米林縣的藏香豬養殖産業方興未艾。目前,該縣擁 有藏香豬規模化養殖生産企業1家,藏香豬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0家。截至2014年底,全縣藏香豬養殖規模達6萬頭,出欄16894頭,産值達 1976.60萬元。
“一盤藏香豬回鍋肉我們賣價180元,雖然價格較高,但很受遊客喜愛。”在林芝市八一鎮做餐飲生意的張成告訴記者,如今,藏香豬肉的優良品質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知曉,價格不斷上漲。
正是基於市場需求和當地資源優勢,去年5月,米林縣被列為自治區農村改革試驗區後,該縣就將壯大特色養殖業寫進了《米林縣農村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其中 包括,到2020年,全縣以藏香豬養殖、加工、銷售為主的企業達到5家,合作社達到20家,養殖規模達10萬頭以上,出欄率達50%,産值達3500萬元 以上。
為實現這一目標,米林縣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通過資金扶持、人才培養、技術培訓、農企對接等給予支持,引導農牧民參與養殖,支持合作社發展壯大,推動特色養殖産業提質增效,促進農牧民增收、農牧業增效、農牧區改善。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邊巴次仁和村民們搭上了“致富快車”。
丹娘鄉鄉長平措旺青介紹,崩嘎村邊巴種養業專業合作社是米林縣“企業+合作社”養殖模式的試點社,政府通過以建代補方式向該合作社投入扶持資金110萬 元,用於養殖基地標準化建設,把傳統放養與集中舍飼結合起來,實行飼料和仔畜統一採購、疫病統一防治、成豬統一銷售,節約了養殖成本,提高了養殖效益。
“以前大規模養殖存在較大風險,現在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和雛鷹農牧集團(西藏)有限公司建立了‘訂單式’合作關係,由該公司提供 30斤左右的仔豬,並提供飼養、疫病防疫和治療等技術支持,合作社將仔豬養殖至60斤(以上)後,按照合同約定售給雛鷹集團,所以風險很小。”邊巴次仁告 訴記者。
胡秀東表示,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推行“訂單農業”,既解決了合作社養殖技術難題,又降低了合作社進入市場的成本和風險,達到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目的,實現了企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
這樣的養殖模式在米林縣取得了成功。目前,雛鷹集團已經和當地5個藏香豬養殖合作社簽訂了“訂單”,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約1000萬元。
在邊巴次仁的帶領下,崩嘎村有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藏香豬養殖,合作社已由原來的9戶擴大至現在的45戶。前不久,村民格桑也放下握了大半輩子的鋤頭,第一批就養殖了20頭藏香豬,到年底有望實現增收近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