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沈建華李文博)“白露”將至,滿田齊刷刷的綠稻,讓人看到了又一個好收成。江蘇省泰興市張橋鎮劉井村的種糧戶吳金泉寬心地説:“多虧了‘田保姆’,處處服務到家,不用操心,穩拿高産!”他説的是該市正在力推的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帶來的種種好處。
2013年被確定為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縣(市)之後,泰興市選擇了13個鄉鎮的農業專業化服務組織為&&單位,聯合其他89個農業專業化服務組織,在96個村開展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
市政府安排專項資金,對農田耕翻和秸稈全量還田、水稻育秧及插秧,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推動和實施困難且技術要求較高的環節,給予扶持補貼,對稻米加工企業組織訂單生産、品牌創建、市場開拓等也給予適當財政補貼。
一年多來,泰興市實施糧食生産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成效顯著,發揮了多方面的功效:緩解了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採用機械化作業和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經營,減少了對勞動力的需求。提高了農業技術貢獻率。通過應用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農業技術貢獻率達85%以上。增加了土地産出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一方面,消除田埂,使得“小塊變大塊”,增加種植面積;另一方面,開展專業化植保服務,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比分散防治節約用藥30%以上。經營者的家庭收入總體提高。家庭農場通過規模經營提高了收入,專業合作社通過為農戶提供農業生産專業化服務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