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三維碼”就是蔬菜的“身份證”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8月28日 08:4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本報記者李傑

  “從這裡出去的蔬菜都有‘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看到它的産地、公司名稱、負責人、生産日期等視頻影像資料。”日前,在河北省饒陽縣冠志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負責人祝歡介紹説,蔬果上的“二維碼”就是它的“身份證”,能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饒陽是傳統蔬菜大縣,近年來設施蔬菜産業發展勢頭強勁,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為降低勞動成本、改變粗放的生産方式、提高産品質量,該縣把推進農業信息化作為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著力打造“智慧農業”,走出一條利用信息化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路子。

  為農業轉型輸入“智慧”血液

  走進冠志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的智慧溫室,祝歡介紹説:“這座智慧溫室採用的是智慧調控系統,它能根據遠程設置的指標實現溫濕自動調節、自動遮陽放風、自動施肥,用手機客戶端就能遠程遙控種植。”

  饒陽是“中國蔬菜之鄉”“中國設施葡萄之鄉”,設施葡萄和設施蔬菜分別為12萬畝、34萬畝,年産值達43億元。該縣農業局負責同志表示,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限制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實施土地規模化經營為該技術普及提供了條件。如今,全縣土地流轉面積22.17萬畝,佔承包地總面積41.30%,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400余家,註冊家庭農場365家,為“智慧農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帶路、全縣推廣”的思路,該縣選準“綠科”“眾悅”“冠志”等1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先行先試,努力吸收農業信息化領域最新發展成果,探索建立先進的棚室環境監測系統。

  2014年,該縣投入專項扶持資金3000多萬元,形成了由智慧自動化控制系統、質量追溯系統、遠程信息服務綜合展現系統3部分,搭建起“智慧農業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真正讓最後進的信息技術服務於農業生産。

  “物聯網”成為大棚“新管家”

  冠志智慧農業展示廳的主控室是整個物聯網的“大腦”。記者看到,各種蔬菜生産情況“濃縮”在兩台電腦屏幕上,一張張動態曲線圖記錄著24小時棚內土壤水分、養分含量、PH值,以及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變化。同時,系統參照預設的環境參數進行綜合智慧分析,輕點鼠標就能實現增溫、降溫、加(抽)濕、水肥一體化、卷簾等自動控制。

  在4號智慧溫室,祝歡指著一個藍色盒子説:“這是一個傳感器,連接著棚室裏面多個傳感設施,每隔一段時間便採集一次數據,通過物聯網傳送到中控系統載入果蔬檔案。”而且,棚內攝影裝置還可清晰地觀察每一株作物生長情況,一旦植株出現異常,通過互聯網遠程傳給農業技術專家,能及時“對症下藥”。

  大棚裏的監測裝置,就像是人的眼睛和耳朵,實時監測蔬菜生長過程中的參數,隔一段時間就將數據傳到手機上,用手機也可以調節棚室溫度、濕度等。這些自動化的設備,在智慧系統操控下可以實現精準工作,農産品質量安全更有保證,蔬果價格也比普通設施種植的高出不少。

  據測算,傳統的棚室管理,1個大棚需要3~4個農民來管理。而有了物聯網之後,1個人就可以管理3個棚室,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這樣種出來的蔬菜,比傳統種菜産量高30%左右,還每節水約50%,節約肥料等成本50%以上,降低病蟲害防治40%。

  全程監管打造“放心菜園”

  饒陽縣農工委書記文健介紹,農業、科技、通訊等部門組織技術骨幹,分批次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400余人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戶科學管理意識與能力,為智慧農業鋪開提供智力支持。

  採訪途中,記者看到,除了這些大型農業公司、農業園區外,沿路蔬果棚室都安裝了自動卷簾機、監控設施線路等自動化、智慧化設備。

  “可以説,從一粒菜籽種下去,到走上消費者的餐桌,整個過程都處在智慧化的監管網絡下。”饒陽縣蔬菜聯合總社社員鄭衛芬介紹説。

  文健表示,在“智慧農業”發展過程中,該縣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産業格局。目前,已經形成8大特色果蔬産區,認證無公害蔬菜産品37個、無公害蔬菜基地8個、綠色産品22個、綠色基地12個、有機産品17個、有機基地5個。“饒陽葡萄”、“饒陽甜瓜”成功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目錄。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