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初秋時節,記者驅車穿行在喀喇沁旗鄉村公路之間,隨處可見硬果番茄的蹤影。自2006年起,該旗農民在政府的鼓勵下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開始探索種植硬果番茄,經過10年的發展和推廣,現已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格局。
起源:從一人種植到全旗推廣
喀旗硬果番茄種植起源於王爺府鎮,2006年上瓦房村村民楊桂林率先試種硬果番茄,此後由一戶推廣到兩戶、三戶,直到現在全旗硬果番茄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在那個年代,一畝地能掙個萬八千塊錢,就很了不得了。”一直堅持種植硬果番茄的楊桂林回憶説。
喀旗土壤優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以及獨特的氣候條件保證了番茄的優良品質。旗委、政府立足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合理佈局,聚力打造設施農業産業帶。
近年來,在硬果番茄産業發展過程中,政府每年籌資2000萬元,重點用於硬果番茄發展,對在規劃區發展的硬果番茄進行2000元/畝的資金補貼,積極引進思貝德、瑞非、金諾等優良品種,在種植技術上大力推廣“253綜合技術”,不斷調動各地發展硬果番茄積極性。目前,全旗硬果番茄産業輻射9個鄉鎮、2個街道,帶動近萬人就業。
發展:由“單打獨鬥”到“抱團作戰”
“咱家每畝地收入有一萬元左右,比在外打工掙的錢翻了兩番,收入不比城裏人差。現在,家家都蓋了新房,開上了小轎車。”王爺府鎮喇嘛地村村民鮑文華高興地説。
喀旗硬果番茄種植主要集中在王爺府鎮,去年,全鎮新增設施農業5000畝,建成6個規模種植小區,共發展了10000畝硬果番茄,總産量達到8萬噸,實現畝均增收10000元。
王爺府鎮發展硬果番茄産業前景廣闊,已成為全旗設施農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據了解,喀旗是種植設施農業重點旗,大部分農民均有種植硬果番茄的習慣,但他們大多是自己建棚、自己種植、自己銷售,由於單打獨鬥,難以及時了解市場行情,硬果番茄的價格波動過大和銷路不暢成為困擾廣大菜農的難題。近年來,該旗出臺優惠政策,把大力發展涉農特色産業作為服務“三農”、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以引導硬果番茄種植大戶&&成立農民專業經濟組織為突破口,通過宣傳科技致富、上門調研走訪和跟蹤服務指導等形式,大力發展農民專業經濟組織。目前,全旗相關農民專業經濟組織達到311個,蔬菜經紀人達到3000余名,龍頭企業蔬菜加工保鮮企業達到7家,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錫伯河”、“貢爽”、“親王府”等商標。正常年景,年産硬果番茄10萬噸,産品主要銷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並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農民專業經濟組織讓菜農由原來的“單打獨鬥”轉為“抱團作戰”,形成了從育苗到農戶栽培再到銷售儲存完整的産業鏈,農民應對市場的能力大大提高,種植收益也明顯增加。
該旗還為種植硬果番茄的農戶提供優惠服務。統一為農戶提供優質苗木。集中繁育的苗木粗、大、壯,無病害,為大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統一病蟲害防治。安排專業技術員每天親臨田間地頭,對症下藥,控制各類病情。統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人員會進行上門測土服務,並幫助其建立土壤檔案,氮、磷、鉀缺什麼補什麼,從科學的角度力促農民上足農家肥。
“成立硬果番茄專業經濟組織,可以把一家一戶的力量聚集起來,把生産者、生産要素和銷售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農民靠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來解決單家獨戶不能辦和辦不好的事情,有利於降低生産成本,集中解決技術難題,統一包裝掛牌銷售以獲取利益最大化。”喀旗一位分管領導如是説。
遠景:再接再厲提升産業活力
為做大做強硬果番茄這一産業,目前該旗正在積極籌備以“發展智慧農業、打造番茄之鄉”為主題的“2015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同時加大對硬果番茄的技術培訓,引進優良品種。
該旗通過理清各階段發展目標,按照規劃分年度定地塊、定規模、定面積,促進硬果番茄集中連片發展。利用幾年的時間,全旗計劃發展設施農業6萬畝,總面積達到12萬畝,其中,硬果番茄總面積達到5萬畝。
該旗還將大力推廣測土配方、秸稈反應堆、二氧化碳增肥等集成技術,促進番茄産品豐産增效;組建一批專業經紀人隊伍,確保硬果番茄銷路暢通;積極推進品牌戰略,註冊一批本土化商標,推動硬果番茄實現升級發展;引進硬果番茄深加工企業,增加産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同時,積極探索大數據技術下的農業生産模式,依託內蒙古地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以育苗工廠化、種植智慧化、銷售電商化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生産方式,通過創新互聯網時代農業生産模式,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面向全國提高智慧農業、涉農産品電商、農産品安全防偽追溯、政府決策與産業引導等集成化、系列化服務。
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為喀旗發展硬果番茄經濟提供了優越條件。在充分認識旗情的基礎上,喀旗進一步以發展硬果番茄經濟為切入點,通過引領全旗經濟的轉型跨越發展來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