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穩定糧食産能到創新經營方式,從調整農業結構到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今年,國家出臺諸多“真金白銀”政策措施,為農業“轉型”提供實實在在的抓手。其間,黃土地里長起來的農民也靠著自己的智慧,創新致富手段,用勤勞的雙手闖出現代農業的一片天地。
高兆生 與野兔做十年好朋友
8月4日上午,天空飄著濛濛細雨,在章丘市普集鎮無極果樹種植園裏,纍纍碩果挂滿枝頭,樹下草叢中偶爾閃過黃褐色身影,遠處傳來幾聲稀疏的鳥叫蟲鳴。試驗田一隅,一個身影不停地彎下腰,用手撥開草叢的葉片,專注地查看地上的“生物”信息,認真地做著記錄。他就是野兔馴養“專家”高兆生。
高兆生,30多歲,一位憨厚的農村小夥。10年前,他曾是煉油廠的一名車間工人,工廠附近有一所農科院,他閒時就常常去轉悠,並從一位退休老幹部那裏學會了養靈芝、鴿子等。後來,出於對輕鬆自然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激情,他辭職回到家鄉,踏上了漫漫創業路,一幹就是十年。
説起馴養野兔,高兆生還摸索出一套自己特有的農業自然循環理論,“自然循環農業,就是盡可能地減少人為干擾,盡最大可能激活自然的力量,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內循環。”種植園中除了果樹和自然生長的雜草,自己還選擇性地引種了一些中草藥,把野兔放入園中,而草木吸引昆蟲,增加了“小生態”的完整性。“野兔吃草控制雜草瘋長,然後糞便又能營養果樹,果園通過以蟲治蟲的法子來防治蟲害,杜絕農藥的施用,絕對是百分百的綠色天然無公害。”高兆生自信地説:“不除草、不施肥、不打藥,還有通過整個生態的建立存續水源,我要做的工作就只有摘果子跟網捕野兔了。”
這一切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養野兔,跟家兔完全不是一個思路,起初時高兆生的野兔怎麼都養不活,養一隻死一隻,購進來的兔種能死九成。後來他就整天地觀察、琢(,終於摸清了野兔的性子,如今九成以上的野兔都養得好好的。在近30畝的種植園中,高兆生種植了梨、桃、蘋果等果樹,還養殖了螞蚱、野兔、蟈蟈、螳螂等。進到他的園子裏,草木茂盛,蝶蟲飛舞,有種山林密境的感覺。
“我從小就喜歡幹點與農業和養殖有關的事情,這也算是我的興趣愛好。”高兆生説,近十年的時間裏,他養過鴿子,種過食用仙人掌、山藥、百合、中藥材,可是這些項目的效益不太好都沒能繼續。“家裏人總是勸我,別犟了,把地退了,好好上班照樣能過好。但是我就是不信土地上沒有出路,還是想堅持自己的興趣。”
將來,他要把自己園區的有機産品註冊個品牌,讓這些有機産品真正物有所值尋求合作夥伴,擴大野兔倣生馴養規模與大的生態園區開展合作,放養野兔,開展狩獵娛樂項目。並邀請專家教授整理論證自己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有機發展的這一新興自然循環種養模式,加以推廣,讓這一模式早日在廣大農村發揮出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