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的地,你來種,你收費,糧歸我。”去年以來,這種新興的“土地託管”模式在山東泰安市一些地方走俏。
寧陽縣三仙橋街道郭家臨邑村50多歲的劉恒栓種了一輩子莊稼,去年秋季,眼看著不少村民都把地交給了寧陽供銷合作社的現代農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來種,劉恒栓也在玉米播種前與他們簽訂合同,把200畝耕地全部交給了公司管理。
整個玉米從種植、管理到收割,老劉一直在旁邊默默觀察,直到聯合收割機進地收完玉米,一過磅秤,老劉的玉米平均每畝比往年增産100多斤。
寧陽縣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孫文君説,寧陽是一個縣級農業大市,勞動力緊張,而很多農民也不願意把土地流轉,致使土地荒廢。而土地託管這種新模式無疑有效促進了這一問題的解決,讓農民嘗到了甜頭,因此受到熱捧。
土地託管合同一年一簽,農民進可打工掙錢,退可守地務農,避免土地非糧化、非農化。對於服務公司而言,其收入則主要靠收取託管費用,賺取農資差價。近兩年來,在泰安市供銷合作社的引導下,各縣市區都成立了經營土地託管業務的綜合服務公司,2014年泰安市供銷合作社完成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面積33萬畝,今年計劃實現100萬畝。
在土地託管合同上,列出了服務公司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負責全程機械作業,選用的種子、農資須與農民商定,價格應低於市價的10%。寧陽供銷現代農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文聖説,服務公司成立短短兩年,託管土地已經達到3萬多畝,作業面積10萬多畝。
土地託管服務模式分為全託管和半託管,在全託管模式中,農民獲得保底的糧食産量,多出來的部分農民可獲得分紅,村集體也可留一部分。
在一些土地依然是多數農民生活保障的農村,土地託管契合了一部分外出務工農民離鄉不離土的意願,尊重了一部分傳統農民的種糧習慣和土地情結,更適應了當前農村人多地少的農情。當農民因為種種原因對種地力不從心之時,土地託管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當現代農業發展受制于分散經營的小生産方式時,土地託管不用流轉土地,依然達到了規模經營的效應。趙悅張超賈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