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這是從深圳引進的一家食品加工企業,明年不擔心楊梅滯銷了。”7月22日,在廣安市廣安區石筍鎮一個即將竣工的現代化工廠大門外,石筍鎮山峰村第一書記羅明全滿臉興奮。
山峰村以盛産楊梅聞名,但多次遭遇滯銷。2013年,時任石筍鎮林業站站長的羅明全被派到山峰村任第一書記,為山峰村的楊梅找到深加工出路。近三年來,羅明全用小小楊梅果,托起村民的希望與夢想。如今,一片連著一片,規模為3000余畝的楊梅樹,成了該村的“綠色銀行”。
帶領群眾修富路
“我沒駐村之前,也經常到山峰村來。以前通往場鎮的是一條彎多路窄的泥結碎石路,前幾年發展起來的1200畝楊梅,以及村民的農副産品銷售,是一道大難題。”羅明全告訴筆者。
2013年駐村第一天,羅明全就帶著鋪蓋和鍋碗瓢盆,在村辦公室住了下來,一頭扎進黨員幹部和村民家中,與他們拉家常,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並召開村幹部、群眾代表座談會,商討村裏的發展思路。
通過近20天的摸底調研,羅明全根據山峰村實際情況,提出了“必須搶在2014年楊梅採摘前新修村主幹道路”的工作計劃,得到區、鎮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得知村裏將修新主幹道路,村民們在佔用土地方面也給予積極支持,還主動投工投勞。有了堅強的後盾,羅明全為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工程建設,一直堅守施工一線,參與修路全過程。6個多月後,2014年楊梅成熟採摘前,山峰村的這條致富路竣工通車了。
“路修好之後,很多城區來的人開著小車到基地採摘楊梅,水果商也開著大貨車來到了基地邊,為楊梅銷售打開了一條便捷通道。”村支書白全村説。
楊梅産業成支柱
羅明全在調查中了解到,因為村民對新鮮事物接受力差,對楊梅種植缺乏經驗,導致一些果樹多年不挂果,村民一度想砍掉當時的1200余畝楊梅樹。羅明全駐村後,繼續動員村民擴大規模種植楊梅時,不少村民提出反對意見。技術、種苗、銷售如何解決?是村民拋給羅明全的一系列問題。
經過考察調研,羅明全與廣安一家楊梅開發公司達成協定,採取“公司+農戶”運作模式,由公司提供種苗、技術,並負責統一銷售,村民以土地和勞力入股,利潤由公司和農戶按五五分成。羅明全還主動學習種植技術,帶領村民科學種植。為了解決楊梅保存期不長的問題,羅明全還向政府申請,建起了楊梅冷凍庫。
在石筍場鎮附近,一座用鋼架搭建起來的廠房格外醒目。鄉友李丹投資1000萬元、每年可加工楊梅1000噸的加工廠即將竣工。“加工廠修建好之後,沒有售完的新鮮楊梅,可立即送到加工廠生産成飲料。”羅明全説,李丹還將投資600萬元,將生産楊梅汁産生的楊梅渣變廢為寶,加工成肥料,走一條循環經濟發展的路子。
技術有了,冷凍庫修好了,加工廠也將竣工,在羅明全的帶動下,村民和公司的後顧之憂得以解決,村民的種植熱情再度高漲。如今,全村已發展楊梅3000余畝,楊梅産業已成為石筍鎮的特色新興産業,更成為山峰村農民增收的主導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