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記者李雨楠 黑龍江臺高祥)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經過前幾年的農業現代化飛速發展,我國糧食産量實現了“十一連增”,可喜訊背後,相關的問題也逐漸凸顯。
如今的農業生産,數量和質量、總量與結構、生産與生態等方面的深層矛盾都日益突出。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各省也開始了探索農業轉型方式。前兩天記者前往全國第一産糧大省——黑龍江,發現那裏的農業種植結構正悄然優化,“種什麼”不再靠經驗,而是跟著市場需求來調整。
那當地農業種植情況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目前效果如何?
還沒進到大慶市林甸縣四合鄉永和村王曉紅家的大棚,一陣陣沁人心脾的瓜香就直往鼻子裏鑽,只見王曉紅一家人正忙活著採摘最後一茬香瓜。翠綠的藤蔓上,圓潤飽滿的香瓜格外誘人,王曉紅一邊摘瓜裝箱,一邊熱情地跟記者打起了招呼。
王曉紅:你嘗嘗這品質怎麼樣,春茬瓜才甜呢,一瞅可漂亮了,基本上看不到瓜葉,全瞅著一嘟嚕小瓜。平常伺候這些東西,就像伺候小孩似的,看著它長啊一天天的,心裏可舒服了。
王曉紅是林甸縣潤琦溫泉果蔬生産基地的一名種植戶,從五月份到現在,王曉紅每天不等公雞“上崗”打鳴,就早早起來,帶著幫工在自己承包的兩座溫室大棚裏摘瓜送果,忙得腳打後腦勺兒。這八九茬的香瓜為她帶來十多萬的收入,和種大田的效益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王曉紅:我們家是5月10日瓜開的園,這一組棚子我就掙了12萬呢。種棚和原來效益一比差得可太多了,翻了原來的將近10倍呢。我原來是種大田玉米,自己兩坰多地,一年也就剩1萬來塊錢,供個大學生我連尋思都沒尋思,現在我姑娘上大學不愁了。
幾年前,潤琦溫泉果蔬基地在四合鄉永合村落地,上萬棟大棚拔地而起,王曉紅和村裏鄉親們抓住這個時機,由大田種植轉向了棚室經濟,正是及時“掉轉船頭”,調整種植結構,才調出鄉親們今天的“好錢景”,開創了致富門路。
潤琦果蔬生産基地董事長王琦説,這些産品除供應“哈大齊”三座城市消費,部分還銷往俄羅斯,公司直接收購種植戶採摘好的果蔬,銷售環節的價格風險留給企業,讓農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王琦:我們的管理模式是公司加基地,加農戶,加合作社,屬於一條龍管理方式。所有入駐棚室的人都是産前産後都不用負責,總體説,我把這個按照綠色工廠一樣管理,老百姓定點上班、下班,這個棚是你的,只要負責經營就可以了。
一個大棚一年生産兩季果蔬,收完這茬瓜,王曉紅準備把這兩座棚培上農家肥,休養生息,10月份種上草莓、西紅柿,趕在春節前上市又能賺個7、8萬。此外,她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明年再買兩大棚,30多萬的溫室,她只要首付5萬塊錢,剩餘款項潤琦公司給辦理免息貸款,3年內用果蔬還清,餘款還清後就有了50年溫室經營權,日子將過的越來越舒坦。
王曉紅:我算了一筆賬,3年絕對能還清這個貸款,一年這棚子這2茬,純收入也得10多萬,就算秋茬掙不多少錢也比種大田合適。
四合鄉從“糧”轉“經”,體現了黑龍江在種植結構調整方面做出的努力。黑龍江省農科院總經濟師矯江直言,目前,黑龍江糧食産量超千億斤,可龐大的産量對應的確是階段性、結構性相對過剩。據黑龍江糧食局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4月,黑龍江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數量再創新高,僅水稻、玉米産量就近1400億斤,超過黑龍江省一年的全部糧食消費量,更讓人擔憂的是,單一的種植模式,也引發了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問題。
矯江:過去糧食作物六大作物,高粱沒了,穀子沒了,小麥幾乎又沒了。就剩三大作物,水稻、玉米加大豆,三種作物佔糧食作物面積的95.6%,太單一了。大面積長期連續單一種植一種作物,過去的輪作體系還存在嗎?土壤養分單方面消耗不?病蟲害加重不?特別是玉米,面積增加太快,農民有存儲設施嗎?導致這兩年加重玉米霉變粒啊,怎麼解決啊?
對於矯江的疑問,黑龍江省農委副巡視員李世潤也感同身受,他表示,黑龍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正進入全新階段,農産品數量和質量、總量與結構、生産與生態等方面矛盾上升,農民增收也遇到“天花板”,倒逼著農業必須進行調結構、轉方式。
李世潤:糧食生産已經邁上了很高的一個臺階,但在保護耕地,挖掘土地潛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
如今的黑龍江的農作物種植品種已經從曾經的大豆、小麥,轉為以種植玉米、水稻和經濟農作物為主,為的都保障農民即便不依靠國家糧食補貼,也能賺取效益。李世潤指出,農業生産不能永遠依靠國家補貼,慣性種植思維已經到了必須轉變的時候了。
李世潤:轉方式、調結構、增收益,從黑龍江現實看,也要進行這樣轉變,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上,糧食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玉米和水稻分別穩定在一億畝和6千萬畝以上,經濟作物應該發展到1千萬畝以上。
黑龍江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前提下,對整個農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除了開展“穩糧、擴經、發展飼草飼料作物”橫向調整之外,對於傳統的糧食作物,也進行了升級換代,綠色化,無公害化稱謂提高農産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