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廣網北京7月13日消息(記者湯一亮 實習記者范佳妮)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6月春播結束之後,東北大豆供應增加,而下游需求卻並不旺盛,導致近期國産大豆價格下跌。今年大豆産量繼續減少基本成為事實,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國産大豆的命運會每況愈下,難以走出瓶頸。那麼農民手裏的大豆,該留還是該拋?
6月上旬至今,在大豆主産區東北,現貨收購價格穩中有降,市場購銷清淡,7月上旬黑龍江地區食用豆收購價格3840-406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40-160元/噸;油用豆收購價格3260-3400元/噸,與上月持平。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高級分析師楊京分析認為,目前大豆銷售情況不樂觀與季節和進口量有必然聯絡:
楊京:入夏季後,由於氣溫升高,加大了農戶保管大豆的難度,豆農拋售大豆積極性上升,市場供應量增加,供應層環比增加趨勢;而夏季是豆類傳統消費淡季。加之銷區進口豆替代嚴重,需求呈月環比減少趨勢,國産大豆供需轉向寬鬆,並出現階段性過剩局面,使得期現貨價格承壓。
從大豆種植方面來看,2015年黑龍江大豆減産數量將達171.5萬噸,降幅達35.5%——這將是自2011年以來,黑龍江省連續第五年減産。去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定對大豆實施目標價格直補政策,並且制定了每噸4800元的大豆目標價格,規定低於此價格將補差價給農民。此項政策意在保護國産非轉基因大豆,阻止東北大豆面積繼續下滑。但最終的結果是,大豆種植戶數量減少,而直補款均分給了所有農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楊京:東北大豆種植面積降幅或小于市場之前預期,但面積同比降幅應超過20%;根據7月天氣監測情況,7月初東北濕冷天氣給大豆造成一定生長壓力,由於前期土壤墑情充足,尚對大豆生長造成明顯負面影響。近期天氣已開始轉向乾燥晴朗,可能造成土壤缺墑,對處於開花期的大豆造成生長壓力,需密切關注乾燥天氣的影響。
2015年大豆産量繼續減少基本成為事實,國産大豆供應量減少的擔憂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當前國産市場。不過截至6月底,各地糧源已經稀少,進口大豆供應量也不大增加。在余糧少及進口偏低的情況下,楊京認為,國産大豆還是會保持弱勢運行,難以走出瓶頸。
楊京:總體看來,當前國産大豆正處於階段性供過於求的階段,由於當前農戶手中大豆庫存高於往年,而夏季需求清淡,南方銷區進口豆大量替代,導致近期價格下行壓力巨大。今年大豆種植面積下滑造成産量下降的利好對短期價格走勢影響不大。
去年,一些豆農在觀望中選擇了“惜售”。但是楊京建議,從目前的情況看,建議豆農在操作上要繼續拋售。
楊京:由於短期內現貨價格下行壓力依舊較大,建議農戶繼續拋售國産大豆。下游企業隨購隨用,維持低庫存。由於期貨價格短期跌幅過大,農戶期貨套保可暫時觀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東北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