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工人清洗剛採摘下來的香蕉。
時下正是香蕉上市的高峰期,日前,記者走訪雷州市香蕉主産區調風、龍門、英利等地發現,香蕉收購價一落千丈,由5月份的每斤1元不斷下跌,甚至一度跌至4毛錢。廣大蕉農連成本都收不回來,直呼“很受傷”。他們迫切希望能引進企業對香蕉進行深加工,為香蕉種植業打上一道“保險”。當地農業部門有關人員也建議,直面市場風險,不盲目跟種,錯峰應市,才擁有較大市場空間和價位優勢。
現場—— 香蕉價低愁煞種植戶
7月9日,記者來到調風鎮,只見在廣袤的紅土地上,連片的香蕉園蔚為壯觀。每棵青翠挺拔的香蕉樹上,都挂著一簇簇碩大的果實,直惹人心醉。
然而,眼前的豐産景象,卻讓當地蕉農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前幾天收購價跌至每斤4毛錢,今天終於有所反彈,品相好的香蕉每斤0.68元,差一點的也有5毛錢。”課堂村委會目仔上村的蕉農吳助告訴記者。
據了解,自2000年以來,調風鎮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香蕉産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該鎮的香蕉産量在雷州市乃至整個湛江都處於領先地位。當地大批農戶依靠種植香蕉,走上了發家致富之路。但近幾年,隨著人工費用等投入成本提高,加上香蕉價格波動較大,種植戶虧本經營的現象時有出現。
吳助向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種植一畝香蕉,需要投入生産成本4000多元,而其畝産量一般在7000至8000斤之間。倘若收購價低於8毛錢,就意味著蕉農“沒什麼賺頭了”。按眼下的市場行情,蕉農遠遠不能收回成本,可以説是“種得越多,虧得越大”。
探因—— 集中上市致供大於求
調風鎮設有多個香蕉收購點,每個收購點人來車往,甚是熱鬧。民工們正在清洗剛剛採摘下來的香蕉,忙得不亦樂乎。打好包裝的香蕉,被源源不斷運往北京、山東、上海、浙江等省市,多年建立起來的銷售渠道未見堵塞,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香蕉收購價一落千丈呢?
據收購商介紹,從近幾年的行情來看,除去年外,每逢6、7月份,香蕉的收購價都有所下跌,“蕉賤傷農”往往就發生在這個時間段。如2007年6月,香蕉收購價跌至3分錢一斤;2011年當地香蕉再度遭遇“黑色6月”,每斤僅賣0.18元。
行內人士李先生告訴記者,為了降低種植風險,雷州蕉農往往選擇在颱風頻發期來臨前收穫的時間節點來安排種植,每年6、7月份則進入香蕉收穫的高峰期。但此時間段內,海南、廣西等地的香蕉也集中上市,很容易造成供大於求。此外,端午節過後,荔枝、龍眼、芒果等南方佳果以及北方季節性水果大量上市,對香蕉市場形成巨大衝擊。
破局—— 發展加工延伸産業鏈
去年兩次強颱風襲擊湛江,給香蕉種植業帶來了致命打擊。廣大蕉農不等不靠,全力抗災復産,終於迎來了今年香蕉的豐産季,不料卻遭遇了價格的“滑鐵盧”。對此,廣大蕉農叫苦不迭。
“只要合理安排種植時間,這個行業還是大有可為的。”長期從事香蕉種植的王先生頗有心得地説,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市各地一年四季均可種植香蕉。若蕉農巧妙地避開海南、廣西等地的種植高峰期,讓香蕉錯峰上市,收益必將有所增加,“當然,這也意味著種植風險提高了。”
記者了解到,香蕉既可作為水果鮮食,又可作為主食,其加工製品眾多,如香蕉脆片、香蕉粉、香蕉泥、香蕉果醬、香蕉軟糖、香蕉汁等都是香蕉的加工製品。當前全市還沒有香蕉加工方面的廠家。所以,廣大蕉農期望有關部門立足這一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加工企業,延伸香蕉産業鏈條。在提高産品附加值的同時,有效地降低香蕉種植風險,讓廣大蕉農吃上“定心丸”。
預警—— 直面市場風險不跟風
“今年雷州香蕉種植8.5萬畝,集中上市,未能錯峰供應,導致目前價格走低。”雷州市農業局種植股鄧世雄主任向記者具體分析,“第一,去年颱風後,受損斷代,只能留植‘二代蕉’或開種新苗,導致收穫週期同步。第二,當時香蕉價格一度上揚,許多農戶跟風大量集中種植,這種情況以後應引起注意。第三,今年氣溫高,周邊省區,如廣西,香蕉提前收穫,這樣一來,對整個市場供應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一直以來,雷州香蕉在市場銷售方面還是非常薄弱,包括嘗試引進香蕉幹品加工,但因成品口感與鮮果差異大,銷路並不理想。
“雷州香蕉作為農業種植主産品,歷來經受了多重風險,如何直面挑戰,值得探究。若按這段時間的應市價格,蕉農簡直血本無歸。”雷州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楊小龍直言,“上月,雷州農業部門組織人員到茂名信宜水果節考察,甚有啟發。他們靠‘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本土種植時令水果十分暢銷。若要價格優勢,一是引導規模種植,有平臺、有品牌,保障銷路;二是強勢發展其它本土特色水果,比如覃鬥芒果、覃鬥青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