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老鄉,你家這麥秸還要不要?”
“不要了,又費事又佔地。”
“不要的話,我們就拉走了。”
近日,在河南內鄉縣湍東鎮龐營村的田地裏,玉米剛剛長出4指高,田埂地頭上仍然堆放著不少麥秸,村民龐國忍夫妻二人開著拖拉機來到地邊收麥秸,村民們想都沒想就讓他們拉走了。
從5月底,龐國忍夫妻就起早貪黑在周邊的麥田裏忙活,忙著回收農民們丟棄不要或不方便處理的麥秸,然後拉到城郊的一家大型造紙廠出售。
如今,在河南不少鄉鎮都出現了像龐國忍夫妻這樣的“秸稈掮客”,這支隊伍由小變大,目前僅內鄉縣就有超過300多農民從事這項工作。這些人多為農村閒散勞動力,他們瞄準市場商機,對田間丟棄的秸稈和農民們願意出售的秸稈進行清運回收。為招攬生意,一些“秸稈掮客”還推出了免費打麥服務,在指定地點擺放出打麥機,農民們只要把收割好的小麥拉來,就免費打麥,只需留下秸稈就可以。
“一噸麥秸能賣200元左右,我們倆人一天能收三四噸,這20多天掙了1萬多元。這幾天天氣熱,確實辛苦,但收入還不錯。”龐國忍算了一筆賬。
與龐國忍夫妻的小打小鬧不同,內鄉縣師崗鎮的呂善恒投資10多萬元,購買了專業設備,租賃了場地,建了秸稈儲存點。“我今年與華航木易木製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專門購置了打捆機、拖拉機等設備。”呂善恒説,“打捆機一天能收20多噸麥秸,比手工強多了,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收了150多噸麥秸,這一季收入4萬多元沒問題。”
回收來的秸稈,“秸稈掮客”們自有妙用。“麥秸的用處可大了,可以作為生産原料出售給造紙廠、發電廠、有機肥廠等企業,也可作為飼料賣給養殖戶。”説起麥秸的用途,呂善恒如數家珍。
“秸稈掮客”,很受當地的村民歡迎。師崗鎮青薇村村民宋俊來説:“現在農民們基本不用麥秸做飯了,拉回家裏,既佔地又沒用。”當地鄉鎮幹部對“秸稈掮客”更是非常支持。湍東鎮主抓秸稈禁燒的鄉鎮幹部涂雁冰説:“每年一到麥收,田間地頭到處堆著沒人要的麥秸,我們基層幹部頭疼極了。現在他們收走這些麥秸,減輕了禁燒壓力,減少了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