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萬頭豬場夫妻檔 致富路上互幫襯

三農 永川日報 2015年07月01日 09:2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張治紅夫妻二人在養豬場忙碌。

  在聖水湖現代農業園區內的永川區何埂鎮恒圓養殖場,幾乎每天都可以看見這樣一對中年男女。女的開著一輛貨車,將飼料從城裏方向拉進豬場,然後風風火火地查看母豬、生豬的長勢,看見一頭頭長勢良好的豬,她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笑容。男的吃住在豬場。從掃豬圈的雜活兒,到為母豬配種、打B超等技術活兒,他總是一一參與並樂在其中。

  這對中年男女。就是何埂鎮倉寶村大南拗村民小組村民張治紅、吳代乾夫妻。

  這不是一對普通的農村家庭。這是一對北漂了16年的農村家庭。這對家庭身懷利器返鄉創業,在我區建起了首個萬頭豬場,成為眾人羨慕的致富路上兩依偎、創業途中心相連的夫妻檔,一舉成為了“重慶市養豬大王”家庭。

  文化不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學無術

  張治紅和吳代乾文化程度都不高,均是初中畢業生。兩人結婚後,張治紅夫妻也和農村的其他家庭一樣務農,家庭收入全靠種養殖産出。

  看見張治紅夫妻致富無門,在北京一家養豬場養豬的張治紅父親對他們夫妻説:“我在養豬場養豬每月有100多元的工資,你們也來北京養豬,如何?”張治紅夫妻一聽,當即就樂了:養豬,農村人個個都會,每月還可以找100來塊錢,比在農村種莊稼划算多了!去!

  1995年,張治紅夫妻舉家去了北京的一養豬場養豬。剛去的時候,張治紅夫妻負責的是掃豬圈、清糞便。“這和我們想象中的養豬,有很大的差距。是最臟、最累的活兒。”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治紅很是感慨。“還有,我們養豬的環境也很差,住的地方挨著豬圈,比家裏的條件都差。很不習慣,當時,我們都想回來了。”吳代乾補充説。

  “你不要小看了養豬,養豬也是一門技術活。我父親告訴我,你們可以一邊掃豬圈一邊觀察豬兒是不是生病了,母豬發情時有哪些症狀。我剛來的時候也是學這些。就是現在,我這把年紀也還要幹掃豬糞這類的臟累活兒,你們年紀輕輕的,啷個就幹不下來呢?”父親的一番勸説,讓張治紅夫妻打消了回家或另找工作的念頭。

  就這樣,張治紅夫妻堅持從養豬的最基礎幹起。兩個月後,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們,一個學會了管理豬場、為母豬接生、給豬喂藥等精細活;一個將每頭母豬的編號記得清清楚楚,掌握了配種的關鍵技術。

  2001年,張治紅一家開始在北京承包小型養豬場。一邊養豬,一邊學習經營管理技術。後來,夫妻大膽承包了北京滿欄騰達養殖有限公司,當起了年出欄生豬上萬頭的老闆。

  飼養技術的問題,曾讓張治紅家慘遭生産“滑鐵盧”。2007年,張治紅家在飼料的配方上出了偏差,造成了1000多頭生豬死亡。“當時深切地感覺到了技術對於養豬的重要性。”張治紅説,“那年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

  學技術、學經營、學管理。在承包北京滿欄騰達養殖有限公司數年時間裏,張治紅夫妻不僅掌握了動物防疫、豬場排污環保處理等先進技術,還摸索出了自配飼料提高生豬品質、減少疫病等技術。同時,拓展出銷售飼料的新路子。“農村人普遍缺少文化,這不是貧窮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文化不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學無術。如果我們當時沒有堅持下來學技術,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績,我記得在北京的時候,行情好的年頭,我們每年養豬的純利潤,都在100萬元以上。”説起全家的致富經,張治紅自豪地總結道。

  豬週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堅守

  從承包豬場到自建豬場,張治紅一家養豬已有14年的年頭了。14年了,他們不斷遭遇豬週期,在豬價的漲跌中磨礪出了驚人的承受力。

  “豬週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堅守。”談及無法預測和難以逃避的豬週期,張治紅十分淡然。

  在承包北京滿欄騰達養殖有限公司期間,張治紅一家經歷了一次最為慘烈的豬週期。“大約是2004年至2005年,當時的豬價低得來讓人難以相信。小豬扔在外面,都沒有人撿。”張治紅説。

  “那時每年都要虧損幾十萬,很想放棄了。但是,想到自己除了養豬,好像就不適合做其他的了。所以,一咬牙,就挺過來了。2008年,北京滿欄騰達養殖有限公司出欄生豬達到了最高水平。當年實現的純利潤,在100萬元以上。”

  2011年,北漂了16年的張治紅夫妻在我區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回到了老家何埂,成立了重慶諸運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辦起了永川區何埂鎮恒圓養殖場,成為了我區首個萬頭豬場業主。

  2013年12月開始,張治紅一家經歷了回永後的第一個豬週期。

  “當時出欄豬只能賣五六塊錢一斤。出欄一頭豬,就要虧損兩三百塊錢,有好多人都堅持不下去了。”吳代乾告訴記者。

  “應對豬週期,我們也有一些經驗了。而且,現在我們都已經習慣了豬週期。對於養豬,我們都有了一種特殊感情。現在豬價對於我們來説,都不是最重要的了。看見豬長得好,就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了。”説起豬週期,張治紅感到不是發展中的最大壓力了。

  市場競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創新

  “生豬市場競爭很激烈。市場競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應對市場的創新方式。”

  永川區何埂鎮恒圓養殖場佔地50余畝,總投資1200萬元。建設養殖場,張治紅家貸款了400萬元。降低養殖成本,是減小還款壓力的最直接方式。在養殖場設計時,張治紅家就選擇了“豬——沼——菜”循環模式,不僅實現了綠色健康養殖,還極大降低了建設成本。

  應對2014年的豬週期,張治紅家也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

  “降低養殖成本,打B超,查孕情。通過打B超,可以避免母豬‘假懷孕’。配種4個月後無仔豬産出的,母豬就要被淘汰。”吳代乾興奮地説起了自己的“殺手锏”。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養豬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張治紅家還探索出了生態豬養殖方法。張治紅稱,永川區何埂鎮恒圓養殖場將大規模淘汰飼料豬,力爭明年出欄2000至3000頭生態豬,最後發展到整個養殖場全部都飼養生態豬。同時,開設生態豬家庭農場飼養。城市家庭可以在養殖場認養生態豬,由養殖場代養,並提供殺年豬一條龍服務。在此基礎上,張治紅家還將把生豬飼養與休閒觀光旅遊結合起來,改變單一的豬場養豬模式,設立跑臺,增設生豬游泳等觀賞項目,打造集生態飼養、觀光旅遊、觀賞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養殖場。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