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五旬“創客”的美麗“蝶變”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7月01日 08: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年快50歲的河南省商水縣平店鄉杜莊村農村婦女孫玉英,五六年前曾在縣城賣水果。因其説話和氣、公平買賣、薄利多銷,市民都親切地叫她“水果大姐”。一家人經過努力,在城市裏買了房,過上了平靜安逸的幸福生活。然而,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2011年6月她毅然返鄉“務農”,開始種植優質無公害純天然“良心草莓”。幾年光景,她的事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她也完成了“水果大姐”到“草莓大姐”的美麗“蝶變”。

  2008年開始,孫玉英的兒子女兒相繼考入縣城高中,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上學,孫玉英舉家搬遷到縣城附近,包地租房過上了“異鄉蝸居”的生活。“因俺丈夫有點殘疾,租地務農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自己如何也能賺點錢補貼家用呢?思來想去,俺還是覺得賣水果容易些……”孫玉英説起自己賣水果的經歷似乎滔滔不絕,“賣水果最大的困難是保鮮難、分秤難,有的水果一過夜就變質腐爛了,零售水果是大秤買小秤賣,稍微不注意就賠錢”。儘管如此,孫玉英在經營中始終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公平買賣、童叟無欺、從不缺斤短兩,當時很多人都用“八兩秤”、“九兩秤”,她一直用“標準秤”;二是良心買賣、誠信經營,從不以次充好“糊弄人”,從不賣變質的水果。從流動攤販到國定攤點,有時一天能賣兩三車水果,孫玉英贏得了口碑和市場、獲得了“水果大姐”的雅號,也賺到了創業之初的“第一桶金”。

  有些資本的孫玉英看好了草莓種植生意,但她的“轉型”之路並不一帆風順。“創業之初遇到了土地資金等困難,鄉信訪辦、群工站、勞保所及鄉村計生協都給予了大力支持,辦理5萬元小額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據了解,孫玉英的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由原來的2個大棚發展到8個大棚,不僅自家4畝多地全部種上了草莓,還流轉鄰居耕地5畝多,草莓大棚種植面積達10多畝,年出售草莓1.2萬公斤,收入20多萬元。談起這幾年種植“良心草莓”的體會,孫玉英覺得儘管苦點累點,但自己激情創業為家庭、為社會做點貢獻,生活比較充實。“儘管我已年近五旬,但俺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俺家兒子已考上遼寧瀋陽市的公務員、女兒現在上大學,如今國家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惠農政策層出不窮,我想趁年輕再大幹幾年。如果能籌集到資金,我還準備再發展30~50畝大棚草莓,還想試種20畝藍莓,有條件了還想建一個生態休閒遊樂場呢……”孫玉英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趙永昌王永偉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