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從種到收只澆了一遍水”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6月30日 08:5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本報記者李國龍

  6月13日,河北省深州市護駕遲鄉前營村的麥田一片金黃,看不出其中有什麼不同,聯合收割機轟轟走過後,記者在麥茬上看出了些門道,有的地塊是傳統的“條播”,有的地塊是正在示範推廣的“立體勻播”。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廣才一邊忙著測産,一邊給記者講解:“立體勻播把常規條播的邊行空間分配成單株周圍空間,不僅每畝的穗數比條播多了4萬多穗,單株的營養生長空間分佈也更均勻了。”

  三台收割機來來回回忙著收,四位專家拿著米尺測每一塊田的面積。用磅稱量小麥重量、取樣測小麥含水量、記錄測量數據,忙活了半天,測産結果出來了:立體勻播單産678.6公斤,條播單産612.3公斤,立體勻播比條播增産10.8%。

  而在測産農戶張振國看來,勻播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産量的增加,還有節水、省工和提效。“從種到收只澆了一遍水,種的時候也特別省事,六道工序一次就完成了。”這得益於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中衡金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小麥立體勻播機,集施肥、旋耕、播種、一次鎮壓、覆土、二次鎮壓六道工序于一體,實現了農機農藝的融合。

  趙廣才説:“施肥和旋耕後,使肥料均勻分佈在疏鬆的土壤中,再用排種板把種子均勻安放在營養疏鬆的土壤中,通過一次鎮壓,種子周圍均勻分佈了踏實的土壤,還需要通過覆土並二次鎮壓給種子蓋上‘壓風被’,這樣種子下面是疏鬆的土壤,周圍是踏實的土壤,上面還有一層‘壓風被’,種、肥、土立體均勻分佈,為每一顆種子提供儘量立體均衡的生長環境,上緊下松,不僅防漏風還能夠防止水分蒸發。”

  “七分種,三分管”,説明了小麥播種技術的重要性。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在測産活動結束後告訴記者:“這項技術解決了小麥播種勻不勻的問題。通過前後兩次鎮壓,有利於苗全和冬季壯苗。同時增加了苗期田間覆蓋度,能更充分地利用農田資源,有利於節水,有效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是一項能夠同時實現節本、增産和增效的技術。”

  趙廣才介紹,立體勻播技術適宜應用區域包括北部冬麥區、黃淮冬麥區、新疆冬春麥區、北部春麥區、西北春麥區、東北春麥區。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