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編者按:火熱的夏季來臨,據記者了解,咱們老百姓消暑的“當家果”西瓜今年可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相較往年,今年西瓜的價格明顯偏低,産地銷地都出現了賣難滯銷的現象。為什麼今年的西瓜會這麼難賣?瓜農們又該如何應對?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記者王豐、孫青欣)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河北新樂市漁砥村地處沙河南岸,地勢低窪,村裏不少土地都是泥沙沉積而成,特別適合種植西瓜。作為新樂第二大村,漁砥村也是新樂西瓜的主産區,全村1600多戶,有1200戶種植西瓜。但當記者走進一座瓜棚時,卻發現,瓜秧已經蔫了,但西瓜卻還在地裏杵著,無人問津。這個是的,説起今年西瓜的銷量,瓜棚的主人,漁砥村村民蘇增良直喊沒辦法。
蘇增良:俺們農民有什麼辦法呢?拉著賣去吧你也不知道哪兒能賣,你拉出去的這些瓜,晾兩天,你更賣不出去價。
記者:你現在打算怎麼辦呢?
蘇增良:就先這麼等著吧。
記者:這瓜還能等多久啊?
蘇增良:等個三天幾天的吧,賣不出去的話就沒辦法了,只能爛了。
蘇增良説,他種西瓜有6個年頭了,一直賣的挺好,一斤瓜的批發價從來沒有低過1塊2,去年他光種西瓜就純掙了5萬多塊錢。今年他又種了10畝大棚西瓜,五月中旬就可以上市了。本想賣個好價錢,沒成想,往年的一些大客戶今年都沒來。
蘇增良:現在你跟人家聯絡,一打電話,一説四毛多,人家還嫌貴呢。
漁砥村的大隊會計陳兵義曾是村裏種植西瓜的能手,經常跑到行唐、衡水一帶指導種瓜技術,他給記者算了漁砥村目前大棚西瓜的種植成本。
陳兵義:成本一畝地都算上也得5000來塊錢,塑料布、化肥,亂七八糟種子都算上,這成本最低也得5000塊錢。
産地西瓜不好賣,那銷地西瓜賣的怎麼樣呢?在新樂市當西瓜批發市場裏,一派冷清的景象,多年保持購銷聯絡的外地客商也沒了消息。
河北石家莊新樂市西瓜經銷商張彩平:每天就是和山西、內蒙的和張家口的都聯絡,但是價格都不理想。
而在北京市大興區最大的西瓜集散地西沙窩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記者看到,這裡有一半地方是空蕩蕩的,問到今年西瓜市場的行情,瓜農們似乎都一肚子苦水。
瓜農:賠死了,四五毛錢吧,去年一塊多,差一半呢。
瓜農:五毛五,去年賣一塊五。
不僅價格大幅下降,瓜農説今年西瓜的銷量也大不如以前。
瓜農:以前一天能賣個四五千斤,這現在好,有時候三天才賣兩車。
瓜農:以前每年都在我們家地頭賣了,今年得跑市場,跑市場也不值錢啊這個。
記者發現,在西沙窩農副産品批發市場,除了北京本地西瓜外,還有很多來自保定、山東、雲南的外地西瓜,但命運都和大興西瓜一樣,比去年便宜了一半左右。那麼,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今年西瓜價格如此大幅下降呢?
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生長期比較短的這些水果,它常常受上一個週期的價格的影響,由於去年西瓜的價格比較高,所以今年種瓜的面積比去年有所增加,增加的這部分實際上就是現在出現賣難的這部分。
據河北石家莊新樂市西瓜經銷商 韓國鋒介紹,除了産量增加,氣候也是導致今年西瓜價格持續走低的重要原因。由於今年南方春季氣溫偏低,導致海南、廣西等地西瓜成熟期晚,與安徽、山東西瓜上市時間接近,多地西瓜扎堆上市,使得北方本地西瓜和海南陸地西瓜在市場上狹路相逢,造成西瓜供大於求。
韓國鋒:從海南那邊過來的黑美人西瓜,我們這批一塊三的時候,他們那批七毛八毛,咱們這批七毛到八毛,人家就批四毛。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西瓜種植模式仍是散戶為主,自産自銷,有規模,卻沒組織,沒品牌,只能靠市場左右,而這些散戶又很難在動蕩的瓜市中獲得較高收益。北京水屯批發市場分析師師清才建議,應該在構築“基地+平臺+消費者”的現代産銷體系方面多下功夫。
師清才:一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盡可能全面的掌握全國的行情和單品種植情況,種植不跟風、不盲目,錯茬上市,保證種的東西能夠賣出個好價錢;二是要在種植品種和種植結構上狠下功夫,利用現有資源,種植新品種,改良傳統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三是建議廣大農民加入農村合作組織,或成立農村合作社,增加抗風險能力;四是在營銷渠道和經營方式上進行創新;此外,還可以嘗試為農作物投保,防止自然災害導致的血本無歸。我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解決了問題,農産品就能夠豐産,農民就一定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