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王澎)6月16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和全國農技中心聯合在江蘇省揚州市組織召開了全國水稻缽苗機插現場會。會議指出,推廣水稻缽苗機插技術有利於解決季節矛盾、實現週年高産,有利於體現綠色理念、實現增産增效,有利於推進規模化種植、實現機械化生産。各地要從農機農藝結合入手,強化組織領導,抓好服務指導,樹立典型引導,著力促進水稻缽苗機插技術示範推廣。
會議指出,水稻缽苗機插與毯苗機插相比,適宜秧苗葉齡由3~3.5葉延長到4.5~5.5葉,育秧天數增加15天左右,畝節種20%以上,插秧過程中不傷根、不傷苗,帶營養體移栽,栽插後早發穩發,低位分蘗多,成穗率提高,穗數和穗粒數增加,畝均增産5%~10%。近年來水稻缽苗機插機具已基本實現了國産化,配套的播種流水線、秧盤等均已初步成型,機械價格下降了近30%,秧盤成本降低了50%以上。水稻缽苗機插技術推廣面積由幾百畝擴大到近10萬畝,增産增收明顯。
會議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水稻缽苗機插技術示範推廣。一是強化農機配套。加強不同行距插秧機的研發力度,逐步提高機具性能,減少一次性投入成本,降低技術推廣應用的門檻。二是強化技術集成。在關鍵技術上下功夫,不斷促進技術熟化和本地化,爭取儘早形成一批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好的技術規程。三是強化試驗示範。堅持試驗示範先行,重點在水稻高産創建萬畝片和水稻綠色增産模式攻關試點縣,率先開展水稻缽苗機插技術試驗示範,爭取儘早建立一批示範方,做到“示範一點、成功一方、帶動一片”。四是強化指導服務。加強科研、教學、企業和農技推廣多部門聯合,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印發資料、包區包片等方式,做好播種、育秧、機插等關鍵環節的服務,提高技術到位率。五是強化宣傳引導。切實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和好典型,進行廣泛宣傳,為技術推廣應用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