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下崗職工養野豬致富

三農 上饒日報 2015年06月16日 09: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她原是余幹縣糧食部門一名職工,2003年7月因單位改制而下崗,2004年6月開始從事野豬養殖。經過10年的創業發展,如今,已流轉山地50多畝,建野豬舍2000多平方米,以及添置配套的供水、加工、消毒、供電、運輸車等設施,有大小野豬500多頭,年出售1200頭野豬,年凈收入100多萬元。

  6月7日,一臉黝黑的野豬場老闆王珍妮邊喂食,邊向記者高興地説起她的創業史。2004年6月,她帶著改制補償款1萬餘元,並向親戚朋友借款10萬元,來到三塘鄉魏家村淵塘山,建起了野豬豬舍,然後花費2萬多元引進18頭小野豬,初步創建起野豬養殖場。

  兩年多的辛苦,終於換來些許回報,2006年初産下第一窩8頭野豬仔,4個月後出售第一批野豬12頭,收回成本18000多元。“開始時蠻順利的,讓我看到了野豬養殖的前景,於是擴大了規模。”王珍妮説,2007年市場供不應求,省內外養殖戶、經銷商紛紛來電要求訂購,當年凈掙40多萬元。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9年8月一場“蘭耳”病,給了王珍妮的野豬場致命打擊,先後死去産崽母豬80多頭和幾百頭小野豬仔,損失上百萬。“那時,我天天以淚洗臉,真有放棄養豬的想法。可心想為了養野豬,已投資全部家産,哪還有錢幹別的行業?”時至今日,説起那段破財的往事,王珍妮依然心有餘悸。經過深思熟慮,王珍妮鼓起勇氣繼續幹,她精心呵護艱難活下來的10頭野豬,並逐漸讓這些生命頑強的“倖存者”繁殖了後代。

  王珍妮説,創業之路遇到的困難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諸如資金問題、冬天野豬青草飼料短缺、小野豬生病等等,天天擺在面前,為節約開銷,自己和員工一樣幹活,一幹就是10多年。

  失業不失志的王珍妮風雨過後見彩虹。現在,她的養殖場已經集馴化、育種、飼養、銷售為一體,在資金上合理利用再就業扶助政策和銀行貸款,銷售依靠電子商務,已經將野豬(肉)銷售到省內外。

  採訪末,王珍妮向記者説出了她的夢想:利用人工雜交野豬,開發野豬市場,創建休閒生態農莊,帶動養殖戶共同致富。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