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蘿蔔個頭為何“縮了水”?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5月25日 09: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經過長達數月的奔波後,四川省崇州市濟協王敏土地股份合作社踩著大春生産的尾巴,將旋耕機直接開進蘿蔔薹一人多高的地裏,把蘿蔔就地粉碎還了田。“來不及收了,再晚大春一季損失又大了。”合作社社長王敏無奈嘆氣。

  原本早就該收穫上市的大白蘿蔔,為何卻只能任其爛在地裏?這背後牽扯著一場涉及300余農戶、損失金額達百萬元的真假蘿蔔種子糾紛。

與試種品種相同蘿蔔個頭相差近一倍

  今年27歲的崇州人王敏在5年前跟著蒲江縣西崍鎮敦厚社區的楊光軍入行種地,每年小春在臨近的蒲江、簡陽等地租種一季蘿蔔,規模從幾十畝逐漸增加到幾百畝。去年,在崇州市濟協鄉政府領導的勸説下,王敏、楊光軍等幾個蘿蔔種植大戶&&,成立了“崇州市濟協王敏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導村民以土地入股,當年吸引了320多農戶參加,面積達到420多畝。

  2014年大春收穫後,合作社理事會開會商量小春生産事宜,大家一致同意種上由北京百幕田種苗有限公司生産的“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王敏告訴記者,去年自己聽熟人推薦試種了40多畝,雖然種子價格比市場一般品種要高出不少,但種出來很滿意。“蘿蔔長、白,商品性很好,畝産達到了2萬斤左右,出售價格也高。”王敏説。

  由於成都沒有經銷商銷售此種蘿蔔品種,合作社的股東楊光軍等專程跑去重慶潼南縣,從經銷商王元華處以80元每罐的價格買回800罐種子。另外,蒲江光兵專業合作社的楊光兵聽哥哥楊光軍介紹後,也買了200罐種子。

  “種子的品種名稱、包裝與之前試種的蘿蔔種子一樣,而且又是從有資質的經銷商處購買,手裏還有正規發票,想著應該錯不了。”王敏回憶説,2014年9~10月便陸續種下300余畝。

  根據以往試种經驗和種子罐裝標示,蘿蔔從播種到采收只要55~60天。但到了收穫季節,王敏卻發現個頭不夠,再等一星期,還不行,又等一個月,仍不見長。

  與此同時,楊光兵在位於四川邛崍市同錄村的地塊裏,也發現“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十分短小。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距300米的黃建雲的地裏(黃建雲是蒲江壽安鎮人,在邛崍牟禮鎮龍凼村租地種蘿蔔),同樣的“抗病博士春光A型”卻賣相極佳,普遍長度在30厘米以上,而自己地裏的卻只有10多厘米。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搞清緣由,王敏和楊光軍商量後,用剩下的種子在年前又種了60多畝,精心管理,但結果還是一樣。

品相差出售難協商不成蘿蔔爛地頭

  “這幾年市場青睞長形蘿蔔,蘿蔔長度達不到30厘米,基本沒人買。”王敏告訴記者,他挨個給廣州、北京的老客戶打電話,央求他們賣賣試試。廣州客戶幫忙來拉了兩車,但第一車連運費都沒賣到,第二車裝卸工人七、八千元的工資都付不起。

  前一年試種效果很好的種子,為何今年卻變了樣?“莫非是種子出了問題?”王敏向崇州市農業局求助,並聯絡了種子經銷商王元華。

  當地農業局和派出所主持了多次調解協商,但都不順利。經銷商王元華堅稱種子沒有問題,蘿蔔短小是由於合作社種植不當,過分密植造成的。在調解調查過程中,種子生産商北京百幕田種苗公司兩度來人,但也堅稱“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質量合格。

  “本想著把這些不能鮮銷的蘿蔔低價賣給泡菜廠,多少能挽回些損失,但經銷商對已經收穫的地塊面積不認賬,為了保存證據,也就不敢處理了。”王敏告訴記者。

  幾個月下來,蘿蔔枝葉已經長到一人多高,地裏的蘿蔔也已經腐爛。“若按當期市場價格測算,保守估計合作社盈利可達百萬元。”王敏告訴記者,春節前後,蘿蔔市場紅火,一市斤能賣到一塊多。“好不容易遇到了牛市,本以為能給社員們發個大紅包,結果40多萬元的種子、地租、肥料等成本投入打了水漂,直到現在連工資都發不起。”王敏想起十分懊惱。

主管部門判定種子為假生産廠商不服

  疑心種子不對後,王敏根據剩下的種子包裝罐上的植物産地檢疫證上的編號進行查詢,發現該批種子申報時並無品種名稱,且繁殖面積只有一畝,産量只有50公斤,只夠包裝1000罐,而實際市場銷售的遠不止1000罐。

  為了讓經銷商和種子公司心服口服,兩家合作社都向當地種子站提出了田間鑒定申請。3月26日,來自植保、氣象、土壤、肥料等方面的5位權威專家組成鑒定小組,經過田間鑒定後一致認為:“兩家合作社從王元華處購買的“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種子田間種植後的性狀表現一致,但與包裝罐所標識的性狀不一致,與黃建雲所種植的同品種名稱同包裝的“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種子種植的性狀表現不一致。”

  日前,崇州市農發局和邛崍市農林局分別根據專家鑒定意見,應合作社請求出具了《關於“崇州市濟協王敏土地股份合作社”種植的標稱北京百慕田種苗有限公司生産的“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種子判定為假種子的函》。

  對此,北京百幕田公司不服。該公司區域經理金永國向記者表達了三點意見:一是公司對專家出具的田間鑒定書表示認可,但並不能據此判定種子為假,土壤、種植技術等都可能影響性狀表現,目前公司正在委託權威機構進行鑒定;二是目前並未收到相關部門出具的關於判定“抗病博士春光A型”蘿蔔種子為假種子的法律文書;三是公司對農戶遭遇損失表示同情,願意與農戶協商解決糾紛。

  專家鑒定書中的“性狀表現不一致”究竟是何含義?記者採訪了四川省農科院的相關專家。該專家表示,性狀是指生物體所有特徵的總和,性狀不一致可以説明彼此是不同的品種。

  崇州市農業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相關證據都已經收存,崇州市已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希望能儘快促成糾紛解決。

種子質量糾紛不能陷入“持久戰”

張艷玲

  一日深夜,楊光軍給記者打來電話,聲音裏透著焦灼。他説要是事情一直解決不了,大春一季就不種了,地荒了政府就該著急了。長達數月的奔波、協商,希望又失望,已經讓他心力交瘁。

  但另一方面,種子公司與經銷商也表示委屈。為什麼同品種同批次的種子,其他農戶就沒出現問題呢?誰能保證不是種植戶管理不善、天氣、土壤等其他因素導致的性狀變異呢?

  那麼除了田間鑒定辦法之外,是否能利用最新的分子鑒定技術給個明確説法呢?記者多方了解後才知道,雖然蔬菜品種的分子鑒定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目前我國只針對水稻、玉米等大宗糧油作物建立了權威基因庫,品種繁多的蔬菜尚未被收錄基因庫。這就意味著,由於沒有權威的比對樣本,分子鑒定技術在蔬菜糾紛中難以發揮作用。

  近年來,一些社會影響重大的種子糾紛案件屢見報端,尤其是附加值更高的經濟作物,涉案金額往往以百萬元計。一旦發生種子質量糾紛,若能通過更權威、更科學的技術鑒定,快速明確責任,也不至於使當事人陷入持久的“拉鋸戰”。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雖然王敏、楊光軍等新農人維權意識較強,但對相關法律法規一頭霧水,種子真假鑒定又存在極高的專業性門檻,要切實保護自身權益,仍然需要專業機構指導。此案中,行業主管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有關法律法規對主管部門在種子糾紛案件中的角色規定,卻顯得有些“粗線條”。基層部門難以找到行為依據,又可能面對不作為的指責。

  可以預見,由於自留種減少,商品種子購買數量必大量增加。原本種一畝半分地的農戶即使發現買到假劣種子,往往也不會花工夫去索賠。但未來不一樣了,隨著規模種植比例的不斷提高,種子質量稍有偏差,便可能給規模種植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不管是法律層面、基本設施層面、多種技術手段結合層面都應該儘快得到完善。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