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這裡的小漿果靠什麼領跑全國?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5月22日 08: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玖玖家庭農場的工人在包裝外銷草莓。本報記者買天攝

  本報記者于險峰買天張仁軍

  從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遼寧省丹東市出發,記者驅車前往鴨綠江畔的東港市,沿途一座座草莓大棚不時從車窗外閃過。眼下雖已到了草莓供應上市的後期,但大棚內仍能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來東港市各鄉鎮收購草莓的經紀人也是絡繹不絕。經由他們之手,將東港草莓銷往了全國各地乃至歐美地區和日韓等國。

  近年來,東港草莓産業發展迅猛,上有政府給予的政策、資金扶持,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抱團謀發展,加上科研技術的鼎力相助,以及監察執法、質量檢測的保駕護航,使這一産業形成了標準化、規模化、産業化的發展模式,異軍突起、領跑全國。

  “從上到下帶著感情抓草莓産業”

  ——從引進國外品種到中國最大的草莓生産出口基地,從百年種植史到“中國草莓第一縣”,東港草莓産業在面積、産量、産值等指標上全線領先

  “我種了6個棚的草莓,從當年9月下種到12月開始産果,草莓供應上市一直可以持續到來年的6月份。一個生産週期下來,6個大棚的收入有60多萬元。我種了5年草莓,對它可是充滿了感情。”合隆鄉瑪木林村“遲家草莓”的主人遲林國説,除了批發零售和操辦“農家樂”,如今他還在網上開起了微店。

  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遲林國的家人全部參與到草莓的種植、經營中來,用他的話説:“如今,我們實行的可是家族式的經營管理。”

  據東港市農村經濟局局長劉作仁介紹,東港已有近百年的草莓種植史,目前全市草莓種植面積達16.8萬畝,年産量41萬噸,年産值42億元。全市草莓種植戶9萬戶,全産業鏈從業人數近2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可以説,東港草莓在面積、産量、産值等指標上全線領跑全國,草莓産業已成為東港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

  椅圈鎮李家店村的孫立軍是遠近聞名的草莓種植大戶,他家種出的草莓個大、味美、品相好,引得周邊農戶前來討教。“平日裏,大家都相互交流比對,看誰家的草莓更好。聊草莓、種草莓已經成了我們大夥兒最常嘮的話題。”現在,孫立軍通過租地、雇人來擴大草莓種植、加強經營管理。

  除了鮮食,東港100多家果品加工企業更是將草莓開發出了罐頭、果醬、果汁和速凍草莓等高附加值産品。“我們擁有自有草莓種植基地,同時每年也與農戶進行訂單收購,佔公司加工需求量的六成。”遼寧廣天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嬌説,在個別年份遭遇不利市場行情時,公司始終堅持與農民的訂單收購,為的就是保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維持東港草莓産業的活力。

  “良好的地理環境,優越的氣候條件,使東港具備了發展草莓産業的天然優勢。全市上至市委市政府,下到各鄉鎮農村,我們從每個人的意識上抓草莓發展,帶著感情做草莓工作,為的就是讓草莓産業成為富民産業。”東港市副市長朱連德説。

  採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當年為了打開東港草莓的發展局面,政府親自聯絡銷售點,為了多裝一些草莓,他們把麵包車裏的車座全部卸掉,就是想幫農民多賣一些錢。如今,東港草莓産業發展已漸趨成熟,從種植戶、經紀人、合作社、家庭農場到龍頭企業,各經營主體協同發展,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産業鏈。

  “我們的種植戶個個都是技術員”

  ——從“拿來”國外技術到引領世界草莓技術,從成立全國首個草莓科技研究院到加快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鄉鎮科技培訓全覆蓋,東港草莓産業掌握核心技術

  草莓作為草本漿果類水果,生性脆弱,種植難度較大。好的品種和科學的種植方法直接影響草莓的品相、口感和産量,只有科學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産,才能有好質量、好效益。

  “為了培肥地力,我們將苞米秸稈粉碎還田,為了防止土壤板結,我們幾乎不用化肥,而是用馬糞等農家肥。”記者走訪多個草莓大棚,種植戶紛紛向記者講述了同樣的做法。

  農民之所以能養成科學的種植習慣,源於東港“科技興業”的産業發展思路。早在1991年,東港市就成立了全國首家縣級草莓研究所。隨著草莓産業的不斷壯大,在2013年,他們又成立了立足遼寧、全國獨家、國際一流,集草莓科研、技術推廣、種苗生産及保鮮包裝技術研發為一體的遼寧草莓科學技術研究院。

  “在我們的科研基地內,一字架立體栽培模式、物理生物防控技術、光照補充調節技術、雜交品種選育等各項科研成果日趨成熟,並逐一成功推廣到農戶的大棚裏。”遼寧草莓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春花説。

  據介紹,東港科研機構從日本引進、試驗草莓品種開始,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培育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紅實美”新品種,填補了國內自育溫室優質高産品種空白,居世界先進水平。日益強大的科研實力,反過來吸引了日本、西班牙等國專家前來考察學習。

  “你瞧,我這大棚裏種的是草莓脫毒種苗,鋪設的是滴灌帶,壟上覆蓋著黑膜,棚頂懸挂的是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的吊袋,加上溫室自動溫控系統的運用,種出的草莓個大、色亮、形美、味佳。”孫立軍説起草莓種植、管護技術頭頭是道。

  為了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産業化生産,東港市通過引導種植大戶以反租倒包等形式,在所有鄉鎮都建設了高標準示範園區,同時為農民提供全覆蓋的科技培訓。

  2012年在北京市昌平區舉行的世界草莓大會擂臺賽中,東港草莓一舉摘得3項金獎,以至於不少地方紛紛拋來橄欖枝,邀請東港人到當地去從事草莓種植管理。難怪東港市副市長朱連德自豪地説:“從我們東港走出去的種植戶,個個都是土專家、技術員。”

  “鐵腕抓質量安全”

  ——從市委市政府提出“質量就是生命線”到成為“出口草莓質量安全示範區”,從農業執法的高壓監管到鄉鄉設立監管站,東港草莓産業視質量為“魂”

  “入口的東西,來不得半點馬虎,農産品質量安全攸關國計民生。”丹東市農村經濟委員會主任劉洪旗説,對於下轄的包括東港市在內的所有市縣鄉鎮,我們提出鐵腕抓農産品質量安全。這樣做首先是為了維護政府的公信力,其次是可以全面地掌握全産業農藥使用情況,第三則是為化肥、種子等其他農業投入品的監管提供路徑借鑒。

  嚴苛的質量安全標準自然也被運用於東港市的草莓産業中。在椅圈鎮李家店村,有著157戶社員的聯勝草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曉東説:“除了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經常到基層給我們進行質量安全培訓,我自己還購置了便攜式農殘檢測儀,對農戶交售來的草莓進行農殘檢測。這樣做既是為了確保草莓質量,也是為了讓農戶形成安全生産的意識。”

  記者在東港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看到,農藥備案室裏的工作人員在把各種農藥商品進行電腦錄入後,會將一枚二維碼貼在農藥外包裝上。至此,經過登記備案的農藥就可以入市了。

  “從2012年開始,我們在遼寧省率先推出農藥登記備案制,將監督檢查農業投入品的關口前移,全面掌控農藥入市的源頭,這樣就改變了等農藥入市後,再去市場查處假冒偽劣農藥的被動局面。”東港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于立川説,從農田到餐桌,環節多、鏈條長,每一處都不能出問題;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任務重、責任大,每一刻都不能放鬆。

  據了解,為了加強“産、供、儲、運”四大環節的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東港市在每個鄉鎮設置了監管站,在每個村選聘了質量安全協管員,使全市形成了“源頭無隱患、投入品無違禁、管理無盲區、出口無障礙”的農産品質量監管網,成為了全國“出口草莓質量安全示範區”。

  眼下,東北地區農耕工作已全面展開,農業投入品開始進入使用高峰期。“只有我們多費點心,廣大農民才能更省心。”採訪中,無論是在各級農産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還是在農産品質量安全監察大隊,記者不止一次聽到這句話。他們帶著感情與責任踐行著“質量安全就是産業發展的生命線”這句承諾。

  “下一步,東港市將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始終保持東港草莓領跑全國的優勢;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提升草莓産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擴大草莓銷售渠道;同時加強品牌整合,擴大東港草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東港市副市長朱連德説。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