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4月26日,有媒體從市場上買了8份草莓,“檢測出乙草胺超標”,從而得出草莓“致癌”説,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5月1日,本報刊出《“草莓農殘超標致癌”,是真的嗎?》,報道北京市抽取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並從“用了乙草胺,草莓苗也會被除掉”等多個方面從邏輯上論證了草莓上檢出乙草胺超標不可信。5月2日,《人民日報》也刊發報道表示“吃草莓致癌”不靠譜。隨後,各大媒體、網站紛紛跟蹤報道。
按理説,這次“草莓風波”到此就該畫上句號了。然而國內草莓市場依然清淡,主産區市場價格暴跌四成以上。5月6日,農産品交易平臺“一畝田”披露:遼寧、河北、吉林等七大産地草莓價格,由4月中旬的4~8元跌至1~4元,部分地區的草莓甚至跌到1元以下。僅半個月時間,北京市昌平區6000棟草莓日光溫室就損失2600多萬元。
既然主流媒體已經辟謠了,為什麼草莓産業還會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呢?類似的情況並不限於今年的草莓,所謂“膨大劑”西瓜、海南“蕉癌”、“大食蠅”柑橘等等,都是辟謠過後,農民依然還要承受漫長的傷害。原因何在?
其一,“首因效應”在起作用。人們總是更傾向於相信第一次接觸到的信息,而對後來的説法持懷疑態度。同時“首因效應”還具有持久性的特徵,在先入為主的偏差認知下,能夠強烈並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反映在本次草莓事件中,許多消費者選擇的是“管住嘴”。
其二,大部分消費者是抱著“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的心態。草莓作為入口的東西,事關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加之草莓不是生活必需品,在選擇吃還是不吃的時候,消費者會異常慎重。
其三,對於這次草莓事件的受損方而言,第一時間作出恰當的反應是將損失降到最低的重要環節。但是“謠言已經滿天飛了,真相還在穿鞋。”要知道,在互聯網和自媒體的世界裏,幾天的時間足以將這一消息固化成絕大多數人根深蒂固的認知。當然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也作出了相應的反應,比如公佈抽檢結果,農藥、植保、質檢方面的專家出面論證等。但如何把這樣的聲音通過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傳遞給消費者,還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
事情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對於草莓産業的傷害短期內還難以消除。這裡面還有一些引以思考的地方。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生産經營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相對於市場的發育來説還遠遠不夠。千家萬戶小生産的狀況普遍存在,在行業出現危機的時候,很難及時作出有效反應,迅速澄清事實。就拿這次的草莓事件來説,單個的草莓種植戶或者合作社,甚至一個農業企業,很難有精力、時間、金錢以及能力去合情合理地應對,這才造成危機公關的延時和無力。因此,提高農業生産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增強産業危機公關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尤為必要。
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加大農産品市場信息的宣傳力度,增加信息透明度,避免因個案對整個産業造成連帶損害,重拾消費者信心。
食品安全大於天,事關人民的身體健康。在食品安全的監督上,媒體也應明確自身責任,在監督食品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要維護生産者的合法權益,要以事實為依據,並盡可能降低對一個産業的殃及和誤傷。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要更加科學,更加嚴謹,也要更加審慎。
從總體上講,我國的農産品質量安全是可靠的,消費安全是有保障的。在草莓生産領域,我們也已建立了嚴格的安全監管體系,健全了質量追溯體系。用什麼藥,什麼時候用藥,用多大劑量的藥,甚至購買農藥的渠道都是固定好的。相信隨著我國農業組織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監管力度越來越大,農産品質量安全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