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王澎
光、水、空氣和各類營養物質是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而接觸昆蟲、細菌、病毒又是植物生長中不可避免的。勤澆水、多施肥、猛打藥似乎成了農作物高産豐收的“定式”,然而隨著育種研發和作物新品種培育,這一“定式”正在逐漸被打破,農業的環境友好與高産高效不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難題。
“在高産優質基礎上,注重環境友好”
水稻對於水資源的巨大消耗是不可忽視的。“農業生産大約消耗了人類日常生活中70%的淡水,而水稻淡水消耗量佔農業的70%。”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主任羅利軍告訴記者,從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至2020年我國糧食産量需達到6億噸,尚需增加農業用水1200億立方米,而實際上,未來30年我國農業用水只能維持零增長或負增長,因此水資源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瓶頸。減少農業用水,特別是水稻生産用水是打破這一瓶頸的重要手段。
水稻生産中,氮肥、磷肥利用率分別僅為35%和25%,大量的殘余化肥隨著多餘的灌溉水流入江河湖泊,導致江河湖泊的富營養化,農業面源污染已成為最主要且分佈最廣泛的面源污染。而且,由於水稻對水分的過度依賴,形成了目前水稻種植田間保留水層的習慣,造成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稻田甲烷排放量佔總排放量的9%~30%。“顯然,要保證水稻乃至整個農業生産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在高産優質的基礎之上,注重資源節約,保護生態環境。”羅利軍説。
“有一種稻子既不怕澇也不怕旱就好了”
“在基因中心,我深感節水抗旱對農業的重要性,所以就從水稻出發,以節水抗旱為目標,發展節水抗旱稻。”羅利軍説,“當時想如果有一種稻子既不怕澇也不怕旱就好了。”
本世紀初,基因中心的科研人員開始系統地進行栽培稻節水抗旱研究,一方面,建立了作物抗旱性專業研究設施,在全球範圍內收集各種類型的節水抗旱資源,進行系統的抗旱性評價;另一方面,進行栽培稻抗旱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發掘抗旱基因,闡明其分子機理,同時,通過水稻與旱稻雜交,結合強乾旱脅迫篩選,將旱稻的抗旱性導入到水稻中,以改良現有水稻品種的抗旱性,並選育出節水抗旱稻品種。
2003年,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成功選育出全球首個旱稻三係不育係“滬旱1A”,與抗旱性較強的水稻恢復係“旱恢2號”和“旱恢3號”雜交,進而育成節水抗旱的秈型雜交組合“旱優2號”和“旱優3號”。2008年“旱優2號”參加全國南方稻區水稻晚秈區試,比對照組增産5.1%,生産試驗增産11.57%,早熟1天,2010年通過國家水稻新品種審定,定名為“滬優2號”。
“種在好田産量高,種在差田産量穩”
節水抗旱稻比其他水稻消耗的灌溉水少很多,在其生長過程中,基本依靠天然雨水,相比普通水稻灌溉管理,稻田污染水停留時間大大減少,生長出的稻米也更加純凈,被形象地稱為“生態米”。
“節水抗旱稻最大的特點就是種在好田裏面産量高,種在條件差的田裏能確保穩産。”羅利軍説,目前基因中心已經成功選育出“旱優73”、“滬優2號”、“旱優113”等節水抗旱稻品種,並在淮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南等地區推廣了100余萬畝。
節水抗旱稻不但可在“望天田”做旱稻種植,也可在水田作水稻栽培,産量與目前大面積推廣的雜交水稻相當,米質達國標二級米標準。“在灌溉田,一個完整的生育期內,節水抗旱稻只需要200~300立方米的水,而同等情況下,雜交水稻需要400~500立方米水。保守地講,能節水30%~50%。”羅利軍説,“産量與大面積推廣的雜交水稻持平,高産田産量500公斤~600公斤,中低産田也能穩定在400公斤左右。”
羅利軍希望,未來以現有節水抗旱品種或節水抗旱雜交稻親本為背景材料,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導入抗病蟲與氮磷高效利用基因,培育出更多高産優質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