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編者按:去年秋天,山西省茴子白種植大縣壽陽遭遇“豐收後的煩惱”,總數七萬畝的種植面積,大面積滯銷,賣出去的,價格也只有幾分錢,菜農損失慘重。菜賤滯銷,菜農強烈意識到摸清市場的重要性。去冬今春,政府部門也採取多種措施,幫助菜農恢復種植茴子白的信心。
又是一年春播時節,菜農種菜該怎麼種?政府的“幫”與菜農的“盼”能否有效對接?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採訪。
央廣網北京5月14日消息(記者紀翔、岳旭輝)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開車駛進山西省壽陽縣平頭鎮潘家溝村,在路兩邊新翻的耕地裏,大部分都鋪著一道道白色的地膜。村委委員潘國梁告訴記者,膜下面是玉米種子。而記者清晰地記著,去年秋天,這裡一片連著一片,全都是還沒有採摘的茴子白。
潘國梁:今年玉茭子種得多,3800多畝地有3000多畝玉茭子。去年茴子白種了600畝,今年頂多200畝。
潘寶林是潘家溝村的種植大戶,去年,他們家種了25畝茴子白,今年能種多少?帶著疑問,記者翻過好幾道梁,在村東邊找到了潘寶林夫婦倆,他們正駕駛旋耕機開荒翻地。
記者:早上幾點就出來了?
潘寶林:早上七點多。耕兩遍,撒上化肥就能播種了。準備種玉米。
壽陽的氣候及土壤條件,糧食類適合種玉米,蔬菜類適合種茴子白。這兩年,潘寶林家自己開荒再加上租別人家的地,一共有100多畝。潘寶林的愛人張春桃説,往年,茴子白最少種20畝。因為同樣一畝地,行情好的時候,種茴子白的收入是種玉米的三倍。
張春桃:一畝茴子白價錢好的時候能買五千到六千,玉米穩定,一千八九至兩千塊錢。
這種好行情連續持續了七八年,壽陽菜農靠種茴子白髮家致富的真不少。以潘寶林家為例,這幾年蓋了新房,買了車,光旋耕機、手扶拖拉機這些農機設備就添置了五六台。沒想到,市場説變就變,去年他們家的25畝茴子白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張春桃:二十幾萬斤白菜都扔了。哎呀,一畝最少賠600塊錢。少收入7、8萬。
問到今年打算種多少茴子白,張春桃心有餘悸地拍著胸口説,再不敢多種了。
張春桃:今年少種點,6、7畝,種得多了怕賣不了,成了去年那種情況。
潘家溝村所屬的平頭鎮是壽陽茴子白的種植基地,全縣三分之一多的茴子白都産自這裡。由於目前茴子白正在育秧階段,種植面積還無法精確統計,但是少種基本成定局。
平頭鎮副鎮長常富強:全鎮9萬多畝地,主要是玉米和茴子白,茴子白多的那年3萬多畝。今年估計兩萬畝左右。
用“少種”來規避風險是菜農無奈的選擇。春種時節,壽陽縣也採取多種措施幫助菜農恢復信心。但是,記者採訪中發現,政府的“幫”與菜農的“盼”並不能完全對接。
透過白色的塑料膜,記者看到,潘寶林家育的茴子白秧苗已經竄出土壤一寸多高,小巧的葉子、挺直的莖,嫩綠嫩綠的,給人以希望。然而潘寶林和愛人張春桃看著溫床裏的秧苗卻説,真是不知道今年的茴子白能不能掙下錢,每年育苗的時候就像在下賭注。
潘寶林夫婦:你説能銷售多少了,市場需求多少了,缺的就是信息。現在都是盲目瞎種,總得有銷、有種,有個保障。
在潘家溝村轉了一圈,絕大多數菜農都認為,去年的菜賤滯銷關鍵就是銷和産的信息不對接,希望政府能給搭建起這樣一個信息流通平臺。帶著這些建議,記者走訪了壽陽縣農委蔬菜中心,主任陳德亮説,目前能實實在在抓起來的工作是對示範戶的培訓和茴子白品種的更新。
陳德亮:利用大講堂第二個配合農民職工技術培訓,全縣定了900戶。今年在壽陽縣搞個方智遠工作站,中科院研究茴子白的專家,把他的品種引進來之後搞示範,可能要搞50畝,質量品種得更新。
但是,對於菜農關注的産銷信息,陳德亮説,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給茴子白的銷往地打電話詢問今年的預估價格,但是這個信息也很不明確。
陳德亮:像上海的江橋市場,我們也了解了一下,價格如何,他説可能要比去年好,這是預測吧,但是高到什麼程度他也説不來。
至於説搭建信息平臺,平頭鎮副鎮長常富強的回答是:很難。
常富強:信息溝通,哎呀,沒辦法,只依靠壽陽,包括山西省也不可能。就得全國聯網,比如説,壽陽茴子白種多少,還有甘肅茴子白種多少,全國總共面積是多少,不是一下兩下能辦的事。
缺乏信息的流通,今年我該種多少?這個問題依然沒有明確答案。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處處長王李平分析説,解決農産品銷售難問題,信息非常關鍵。
王李平:以前是以産定銷,現在是以銷定産,市場發生了變化。以銷定産這個信息流是非常重要的,從基層來講,特別從農村講,如何引導農民生産,要把信息平臺搭建好,這個是引導農民銷售解決賣難的一個重要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