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一個全國種糧大戶的土地情結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4月24日 10:4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王敏董玉金

  4月的山東省東營市大地上,春意涌動:田野裏,春耕備播的鼓點早已敲響,一項項惠農政策的實施,也給農民增添了動力與活力。

  4月2日早晨,東營市墾利縣永安鎮下鎮村村民呂守君在田裏灌溉,他邊修葺溝渠邊説,“我們這裡處於黃河最下游,趁著河裏有水,抓緊把剛整理好的土地進行灌溉壓鹼,時間不等人,要不就耽誤種稻子了。”

  40歲的呂守君,是響噹噹的“全國種糧大戶”,早在2000年,25歲的呂守君就流轉了2700畝土地種植棉花;2014年,種植了1100畝小麥、2000畝玉米,1700畝水稻,230畝棉花,純利潤200萬元。這麼多年以來,呂守君的種地熱情為什麼越來越高漲?“以前農民種地都是繳‘公糧’,現在不但不用繳‘公糧’了,而且還有各種惠農政策,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他告訴筆者。

  “只要有地,還愁不賺錢?”

  “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種地,你為什麼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愛種地呢?”筆者問。“黃河口附近新淤地多,這裡的農民習慣於粗放耕作,靠天吃飯,因溝渠不能配套,很多地種不了幾年就因為返鹼或者地力瘠薄而被撂荒。總不能老是讓這些地荒下去吧?看到這些荒地我就心疼。再説,如果多種地還能不賺錢?”呂守君道出了種糧的初衷。

  “由於我種的地比較多,還是墾利縣的良種實驗示範點,有新品種我先種,如果種的好、産量高,才推廣給其他的農民。同時,縣農技站還派技術員跟蹤觀察指導,提前測土配方施肥,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的産量。”呂守君説。

  “良種補貼項目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惠民政策,補貼品種必須是通過國家或者省級審定的優質、高産、多抗的新品種,在補貼項目實施中,針對多個優良品種都配發相應的技術措施資料,做到了技術跟著種子走,實現了種子與栽培技術要點一併到戶。由於先進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大大提高,也有利於集中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充分體現了統一供種的優越性。”墾利縣農業局農技站站長張華祥介紹,“在呂守君等種糧大戶的推廣下,僅永安鎮今年就新增4萬畝水稻。”

  據了解,目前小麥、玉米良種補貼每畝10元,棉花、水稻每畝15元。小麥採取市級政府採購良種、中標企業供種到村、農民支付差價款購買良種的補貼方式;玉米、棉花、水稻採取省級公開推介良種、農民自願購種、補貼資金通過財政涉農補貼資金“一本通”直接發放的補貼方式。2014年,東營市共落實良種補貼面積419.1萬畝,補貼資金4948.2萬元。同時,小麥每畝糧食直補和農機綜合補貼為125元。2014年,共核實小麥麵積102.64萬畝,發放補貼資金1.28億元。

  “2014年,棉花還有每畝235元的價格補貼,4月5日就直接打到我們的卡上了。我算了一下,2014年我的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棉花價格補貼共25.15萬元,加上2萬元種糧大戶的補貼和10萬元示範性家庭農場的補貼,共37.15萬元。”呂守君高興地説,“這麼好的政策下,只要你能不怕累,多種地,誰説種地不賺錢?!”

  “不怕災害,種地踏實了”

  “我種的地太多了,萬一有災害就承受不起,從2008年開始有了農業保險後,我每年都把我所有的地入上保險。”談到入農業保險,呂守君十分認可。

  “農業保險有助於保障農業生産過程的持續穩定,它可以使大額的不定的農業風險損失,轉化為小額的固定的農業保險費的繳納。可以使投保農戶在遭受保險責任範圍內的災害後及時得到經濟補償,通過轉移和分散風險,以賠償支付的方式保障農民生活的穩定。”東營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如今,東營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全覆蓋,參加小麥、玉米、棉花保險的農戶的保費,財政部門按照80%的比例給予補貼,其餘20%由農戶承擔。2015年保險費率又重新做了調整。小麥保費由每畝10元提高到15元,保險金額由每畝320元提高到375元,保險責任為火災、雹災、風災、凍災、澇災、旱災和重大流行性病蟲害。玉米保費由每畝10元提高到15元,保險金額由每畝300元提高到350元,保險責任為雹災、澇災、風災和重大流行性病蟲害。棉花保費由每畝18元提高到30元,保險金額由每畝450元提高到500元,保險責任為雹災、澇災和重大流行性病蟲害。”

  據了解,2014年東營市小麥、玉米、棉花承保面積322.6萬畝,共提供風險保障6.36億元。2014年全市農作物主要遭受了火災、風災和雹災,農業、保險等相關機構準確及時測算受災面積,及時定損理賠,共賠付受災資金547.6萬元。同時,東營市積極擴大保險範圍,新增了日光溫室、蘋果、桃、商品林、公益林、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保險;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擴大農業保險範圍,東營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根據當地實際及農民的參保意願,可以向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聯席會議辦公室提出申請列入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行列。

  “2008年,有100畝棉花受到了雹災,共賠付給我1萬元;2013年,有的地受到澇災,共賠付給我8萬元。今年,我還一如既往地入保險,即使遇到災害也不用擔驚受怕,可以踏踏實實地種地了。”呂守君説道。

  “省錢省力,種地加速度”

  談及如何種植這麼多地,呂守君頭頭是道:“這麼多的土地,我僅聘請了6個人,採用機械化運作,就完全可以實現對所有土地的管理。”

  呂守君所言不虛,現在他擁有六台小麥收割機,四台水稻聯合收割機,兩台整平機,兩台推土機,一台挖掘機,他還加入了永安鎮安順農機合作社,大量的農機設備也保證了土地的機械化運作,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去年,僅僅10天時間我就完成了玉米的收割以及小麥的播種。在這裡,我們進行的都是‘一條龍’式的耕作。”呂守君對筆者説,“今年我又花16.8萬元買了一台大型拖拉機,補貼了5.6萬元,幸虧有農機購置補貼,緩解了資金壓力。”

  據東營市農機監理站站長徐純傑介紹,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一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2014年東營市共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額度6100萬元,補貼各類農業機械3000多臺套,受益農戶2100多戶。該政策的落實,改善了農機裝備結構,培育和壯大了農機合作社,加強了先進適用農業機械的示範推廣,提高了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水平,全市農業機械化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現代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提高。2014年,東營市農機總值達到27億元,拖拉機5.54萬台,聯合收穫機5389台,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達到90%以上。其中,糧食生産已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機收率達到了98.2%,高出全省15個百分點,一直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以棉花為主的經濟作物機械化也有了較大突破,2014年完成機採棉機械化播種2萬畝,擁有採棉機達到4台,實現機械化採摘1.6萬畝,位居山東省第一。

  展望未來,滿懷信心

  去年,面對糧食的豐收,呂守君也面臨著新的難題,這麼多的糧食如果晾曬不及時就會發黴。“我打算今年春天新上一台糧食烘乾設備,這樣就能解決糧食的晾曬問題。”呂守君作著新一年的打算。

  今年,呂守君又流轉了4000畝土地,僅土地整理和溝渠配套就花了200萬元。“已經種了1070畝的小麥,馬上就到春種時間了,我今年計劃再種5000畝水稻、1800玉米、300畝棉花,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銀行對農業有更多的資金扶持。”他滿懷著信心與期望地説。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