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黑龍江:森林野豬“跑出”林區致富新路

三農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2015年04月20日 16:0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哎…哎…哎……”“梆!梆!梆!”,在伊春市南岔林業局柳樹經營所的一片林地裏,董振友一邊呼喊著號子、一邊使勁敲打著飼料桶,兩種聲音在茫茫森林裏還未散盡,毛色黝黑的山野豬就已經三五成群地奔向董振友,它們知道這是喂食的信號。董振友看著眼前的山野豬打心眼裏高興,因為這些牲口讓自己的賬本越來越厚、錢包越來越鼓。

  51歲的董振友曾經是柳樹經營所的一名林業職工,2007年他承包了一片林地開始養殖山野豬,最開始的時候養了30頭,經過幾年的發展,董振友的山野豬數量已經達到760頭,自己不僅成立了公司,還為豬肉註冊了品牌。北京、石家莊、秦皇島和哈爾濱都有董振友的豬肉專營店,近三年他靠銷售山野豬獲得了平均100萬元的純年利潤,現在董振友以企業法人的身份雇了9名林業職工幫忙經營公司,自己則忙著在全國各地開拓市場。

  董振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山野豬喂養成本非常低,除了每天喂兩頓用鹽泡過的苞米粒子,其他的時間均在野外採食,豬産仔也都是在野外,山野豬體質好于家豬,一般給它們打一次豬瘟疫苗就不用管了。”

  經營所為了培植養殖業,讓董振友無償使用2.2萬畝林地,刨除必需的養殖成本,一頭豬最少能賺2000元純利。董振友養的山野豬為野豬與民豬的雜交品種,與家豬相比,膽固醇低一些,口感也好一些。

  提到養山野豬的初衷,董振友告訴記者,自己完全是“被逼出來的”。2004年開始小興安嶺林區因過度採伐逐年減産,那時候董振友與同是林業職工的愛人一年賺不上1萬元的工資,隨著20世紀90年代大批林業工人下崗失業,董振友與愛人在兩年內相繼選擇買斷工齡,抽身闖市場。

  “剛下崗的時候我跟媳婦很迷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幹啥,我嘗試養過雞鴨、養過牛羊,都不賺錢。最後才確定養山野豬,最開始的時候一年賺10萬,一直到現在的100萬。現在看來扔掉斧頭鋸不是壞事,關鍵要轉變思想觀念。”董振友説。

  除了董振友,柳樹經營所其他職工群眾也沒閒著,有搞食用菌種植的,有養蜂的,有種植反季蔬菜、西瓜、香瓜等高附加值的作物的,有種植北藥“返魂草”的……柳樹經營所所長陳敬宇説:“自伊春市從2000年開始逐步停伐以來,經營所開始調整工作思路和發展方向,根據我們的林地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目前經營所已經家家有産業,戶戶有增收。”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柳樹經營所只是伊春市轉型的一個縮影。伊春市停伐後紮實推進林下經濟産業發展,2014年新增藍莓等小漿果種植面積1萬畝、紅松堅果林7200畝,改培藥材32萬畝,食用菌5.8億袋,“森林豬”存欄達到6.2萬頭。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