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張宏林:從都市“金領”到“蛋雞王”

三農 中國青年報 2015年04月20日 15:5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武漢市黃陂區北部一個低山坡上,張宏林的木蘭蛋雞養殖小區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景色別致,聞不到異味,百萬隻雞不見一絲蹤跡,外界很難想象,這裡就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蛋雞養殖場。

  秘密藏在一棟棟白墻藍瓦的全封閉房子裏,“全套德國進口的設備,每棟雞舍佔地2300平方米,可容納11萬多只雞。”

  整個飼養過程不需要人參與,上料、供水、清糞、撿蛋,全部智慧化、機械化,雞糞不間斷地傳送轉運到旁邊的有機肥廠進行發酵加工,全程不暴露在室外。

  “進場的是雞苗和飼料糧,出場的只有雞、蛋和有機肥,沒有廢料,全是有價值的東西。”這位32歲的經濟法學研究生不無得意地説。

  2005年夏天,當同學還在四處奔波找工作時,華中師範大學法律系大四學生張宏林已經在一家基金公司“上手了”。

  張宏林説,這得益於自己在校期間的歷練。當過班長,做過學院團委組織部長,通過日常的接待工作,張宏林結識了大批優秀的校友,一到寒暑假,基本上就在企業裏摸爬滾打了。

  畢業兩年時間,張宏林在這家基金公司做過管理、培訓、高級基金經理,還當上了辦公室主任,年薪超過60萬元,成為標準的“金領”。

  然而,身上不安分的因子在躁動,他選擇了創業,做過能源貿易,也幹過建築行業,短短幾年時間,張宏林就積累了上千萬元資産,但他總感覺不是長久之計。2009年,他考上母校的公費研究生,“希望能靜一靜”。

  回歸校園,張宏林不僅有了創業經驗,而且幾年基金公司的經歷也讓他對事件趨勢的判斷更加清晰。

  他注意到連續多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在關注“三農”,又萌發了回鄉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念頭。

  張宏林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建有10多萬隻蛋雞養殖小區,還配套養魚1200畝,積累了多年的技術和市場經驗。張宏林決定從此入手。

  他判斷,一方面,國家一直鼓勵規模化畜禽養殖和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由農産品的生産者轉變為消費者,這對包括鮮蛋在內的農産品供應提出了新的市場需求。

  謀定而後動。

  張宏林遠赴德國、意大利、荷蘭、馬來西亞等國家,走進應用最新技術與管理理念的農場,從場區佈局、設備選型、生産技術、管理理念到産業鏈發展,全面考察。他還走訪了北京、寧夏、河北、山東等國內大型蛋雞養殖企業,談問題找經驗。

  近半年時間,花費幾十萬元的調研成本,張宏林勾勒出了自己的規劃:引進全系列國際領先的生産設備,依託國際一流的生産技術和管理理念,配套建設飼料加工廠,從飼料源頭上控制食品安全,保障蛋品品質,興建有機肥廠,妥善處理好雞糞,變廢為寶,實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然而,資金成為擺在張宏林面前的一個難題。

  初步估算,以這樣的高標準建設國際先進的蛋雞養殖小區,僅設備和設施投資至少會突破一個億。

  “我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張宏林不願意因為資金問題降低建設標準,他借來了父親的存款,轉讓了自己在兩個公司的全部股份,甚至抵押了自己剛剛在武漢市區購買的房産、車子。

  至此,張宏林從一名事業有成、生活無憂的“金領”,再次成為一窮二白的創業者,而且還負債纍纍。

  每天看著錢不斷地投入進去,張宏林説,沒有後怕過,面對這些支持和信任自己的人,只能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撲到建設上來,“只有把企業建好了,才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與支持。”

  找政府,跑金融機構,張宏林的有備之戰得到了多方支持。經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總行和農商行黃陂支行的支持,他以流轉土地抵押的方式拿到4800萬元貸款。

  2012年年初動工建設至今,短短3年,張宏林的養殖場從無到有,發展到百萬隻雞,年産2.1萬噸雞蛋,産量頂過一個傳統養殖大縣,年銷售收入也達到了3億多元。

  張宏林父親的養雞場10年來一直保持10萬隻雞的規模。有人説,張宏林3年走出了父親30年都沒有走出的道路。但在張宏林看來,這次創業成功,首先就源自對父輩積累的繼承,不僅是繼承資産,更是繼承精神,“是站在父輩肩膀上的成功”。

  父親不僅出資支持,而且派出了10多人的技術團隊,從做養殖規劃到進料細節,環環幫他把關。

  張宏林説,自己對養殖場各環節的精益求精,源自父親30年對行業的敬畏。他把企業的文化理念也凝練為“以品質鑄品牌,用良心換放心”。

  這同樣得益於知識的力量。張宏林走出國門,引進了的新技術設備、新的管理模式,這放在初中畢業的父親身上難以想象。

  張宏林説,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一直是他返鄉創業的初衷。而今,他的養殖場已吸納周圍農戶就業100多人。

  他還有著更大的規劃。下一步,企業將生産場區外流轉的2400畝荒山荒坡用自産的有機肥進行土壤改良,建設茶葉基地、果園和蔬菜基地,屆時可使周邊500多農民實現就近就業,年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

  通過團湖北省委和當地團組織牽線搭橋,他的融資有了更多渠道,同時也為多名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了新平臺。

  面對3年時間交出的成績單,這個因長期在山上風吹日曬、皮膚黝黑粗糙遠勝同齡人的80後更想説:“人的一生就是要圓幾個夢,我對自己的定位不是一個生意人,就是想做點實事,做點有意義的事,也許再過些年,我又會走進校園,感受那份寧靜!”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