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森林覆蓋率達到83.47%的白沙黎族自治縣有個青松鄉,處在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是三江源頭,極適合植物生長。
可這令旁人欣羨的生態環境卻是無數青松鄉人生活裏的煩惱。想發展,樹砍不得、林也毀不得;想發展,得先要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森林撫育。
青松鄉就在這“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中,逐漸成了白沙最偏遠、貧困人口最多的鄉村。
不過,前些年仍有80%——90%貧困人口的青松鄉變了!去年青松鄉的貧困人口減到了50%,近三年的人均年收入也以近千元遞增。憑著在橡膠林裏套種南藥品種益智,青松鄉翻開了靠山吃山——發展林下經濟的新篇章。
脫貧 不砍樹拼生態
在不少老一輩村民的記憶裏,以前的生活名副其實的“靠山吃山”,為了能多點田地,不少村民毀林開墾、亂砍濫伐。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青松鄉村民和海南其他中部市縣一樣,開始開墾山地,種植橡膠。
為加快推進中部山區生態補償機制,解決當地農民的實際利益問題,全省出臺生態補償機制,禁止盜砍濫伐、亂捕濫獵。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標準從2007年每年每畝5元提高到2015年的23元。
在當地村民保護森林的意識提高以後,很多農民把承包橡膠林作為收入來源。
“守不好生態,全省人民不答應;發展不好不快,白沙人民不答應。”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嚴正多次與全縣幹部群眾共勉,“白沙具有一流的生態環境,應該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的農産品,為打造海南經濟的王牌扛起擔當。”
抓“老三樣”集中在2006年以前。青松鄉鄉長王旭介紹,那時青松鄉和海南中部許多地區一樣,依靠橡膠、甘蔗、木薯促進農民增收。
近年來在橡膠、甘蔗、木薯等傳統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農民增收愈加乏力。群眾要脫貧致富,全鄉要發展,靠做什麼?怎麼辦?2006年是個節點。
青松鄉早些年有零星種益智的農民,雖然那時收益不好,但仍遮不住益智自身價值,益智有溫脾止瀉攝涎、暖腎縮尿固精的功效,也可林下套種、市場價格好、粗放管理、效益大。
王旭介紹,2006年後,青松鄉為農民發放補貼,鼓勵農民擴大種植面積。五年後,全鄉經濟總收入6000萬元,益智産值達607.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9.35%,人均增收660元。也是2011年這年,青松鄉提出了打造“南藥之鄉”的發展定位。
“橡膠以外,去年益智已成了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啦!”王旭説。
致富 一年種出十幾萬元
牙打村的張文榮從2013年開始種了30多畝益智,去年有了10多萬元的收入,他這輩子都在和青松鄉的土地打交道,也是當地早期種益智的農戶之一。
“怎麼都沒有想到,現在我能光靠種益智賺這麼多錢!”或許正是因為他種了20多年益智,親歷益智價格的浮浮沉沉,所以他對現在全靠益智養家的狀態深有感觸。
“橡膠價格低,政府又不讓砍樹。索性去年我就不割膠了。”在張文榮看來,自從全身心投入到益智種植中去,自己的生活清閒了好多。
上世紀90年代種益智産量很低,到了2003年,他重新又種起了益智。談起益智種植,張文榮言語間充滿了自信:“種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想益智有個好的收成,選種苗和施肥非常重要,選到了葉子大的益智,結的果就大。”與不少村民不同的是,張文榮十分重視種益智,在他眼裏,益智就是一塊寶。
打賀村村民張開全,家裏有橡膠林40余畝,他也在林間種起了益智。“所有的橡膠林底下都種了,去年收成好,市場行情也不錯,益智鮮果一上市就被搶光了,賺了3萬多元。”張開全很高興,今年五六月份又要收穫了,希望又有好收成。
青松鄉現有6個村委會、38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業人口8772人。僅2011年,全鄉就有800多戶種植益智,2014年的益智産值就比上年多出100多萬,達到800多萬元。
王旭介紹,目前全鄉正借勢確保農民增收,去年青松鄉人均純收入6500元,比2013年增長了800元。其中,南藥種植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非常大。
“橡膠林下每畝能種40株益智,在保水保肥正常管理外,三年可挂果,五年進入豐産期。”青松鄉益智種植合作社社長韋冠元給記者估算了一筆賬,若每畝産鮮果200公斤,能加工成66公斤乾果,以乾果市價每斤約33元計算,每畝能收四五千元;若以鮮果最高8元一斤,每畝能收3000元左右。
這不,五六月份又到了收穫益智的時候,張文榮滿心盼著能下點雨,這樣他這30多畝地就能産出3500斤左右乾果,也能賣上10多萬元的好價錢。
挖寶 摸清市場掌握定價權
“你仔細看,從青松鄉轄區主幹道路沿線兩邊,是不是長滿了益智?”王旭用手比劃道。
這是白沙青松鄉“一線兩點三苗圃”重點發展規劃中的“一線”,形象地描繪出以主幹道為中軸線,以公路沿線兩邊橡膠林下種植益智的場景,形成貫穿全鄉的益智種植産業帶。
“兩點”,則是用150畝牛大力和200畝南藥種植示範基地為示範點,以點帶面輻射周邊適宜種植南藥的村莊,形成特色南藥産業園。
“三苗圃”,就是以青松鄉打松、打炳和牙擴三個益智苗圃基地支撐産業帶的發展,苗圃基地現已培育種苗53萬袋,這兩年共扶持農戶種植益智31.7萬株。
“2013年,全鄉益智累計種植面積達10100畝,收穫面積4000畝,産值700多萬元,而去年的收穫面積就達到了4600畝,産值達800多萬元。”王旭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
青松鄉像張文榮這樣“只懂種,不懂賣”的大有人在,只知道賣給批發商,他們甚至不知道,讓他們發家致富的益智最終賣給了誰,被用在了什麼地方。
“2013年,村民賣給收購商的一斤益智乾果約24元,被轉賣到廣西的益智乾果價錢卻漲到了約60元一斤。”王旭痛心農民的利潤流失太多。
王旭説起青松鄉今後的發展思路,將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聯合企業、制藥廠等探索出新的銷路。摸清市場這張底牌,倒逼農戶積極性,努力成立合作社,將定價的話語權掌握在合作社手上。
“老百姓種益智了,口袋裏有收入才是目的。”為了帶領農民繼續在脫貧致富的路上昂首闊步,青松鄉在2012年註冊了“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益智種植協會”,引領益智種植、加工、銷售專業戶齊心協力打造産業化道路。
2015年,白沙青松鄉將爭取省縣級項目資金支持,與企業合作,著重發展6個南藥苗種種植基地建設,讓整個青松鄉益智種植面積達1.5萬畝。
下午的日頭依舊明晃晃,走在青松鄉的萬畝橡膠林間地頭,光透過樹葉照在益智那一簇簇狹長的葉片上,煞是好看。那盛開的白色小花,壓得枝條一顫一顫地晃動,那一串串果實顆粒飽滿,就像村民日益好起來的生活,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