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安徽黃山:毛峰原産地為何出現“拋荒”?

三農 安徽農網 2015年03月31日 09:2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大山深處的富溪鄉是傳統名茶黃山毛峰的原産地。當地群眾人均兩畝茶地,去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1038元,其中茶葉收入佔一半左右。

  “近年來,由於茶葉市場行情疲軟等因素,當地茶農務工收入比重不斷增大,由季節性外出務工變為常年在外務工的人越來越多,一些茶地出現了棄管甚至拋荒現象。”富溪鄉富溪村黨支部書記寧紅兵説,老百姓講究實惠,划得來就幹,划不來就會放棄。

  棄管茶地超千畝少數村組佔三成

  3月23日下午,距鄉政府所在地10多公里外的新田村,朱勝利正在家中收購茶葉鮮葉。

  “今天是茶園第一天開採,早上7點多帶飯上山採茶,採了9個多小時才賣了200塊錢。”剛賣完茶的蔣和明對記者説,剛賣的鮮葉每斤90元,比外面幾個村的價格高5元錢,與去年開園價格基本持平,但比前年低了幾十元。

  61歲的蔣和明是村裏的種茶大戶,現有茶地30多畝。“去年茶葉收入5萬多元,但付6位採工工錢就付掉1.3萬多元。”老蔣説,去年採工工錢是每天100元,今年漲到120元,加上200元的定金、往返車費,還有包吃包住,每人每天起碼攤到150多元。這幾年採工的工錢不斷上漲,還難雇到人,邊遠的10多畝茶地只好拋荒了。

  新田村坐落在雲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是富溪鄉最邊遠的山村,全村高山茶園佔一半,是黃山毛峰海拔最高、品質最好的核心産地之一。朱勝利曾當過村委會主任,對村裏情況瞭如指掌。他告訴記者,前幾年村民的收入基本是茶葉和打工各佔一半,去年變成了“四六開”,茶葉收入只佔四成。

  “高山茶地山高路遠,來回一趟要走四五個小時,雇人管理和採摘不划算,許多人乾脆放棄了。”朱勝利説,往年村裏雇的採工有100多人,這兩年只雇了幾十個人,今年恐怕會更少,目前新田村至少有三分之一茶地拋荒或半拋荒。記者先後走訪了富溪、碣石、新田等村,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茶地拋荒現象。據當地村組幹部估計,全鄉拋荒半拋荒的茶地超過千畝,約佔茶園總面積的一成。

  留守老人採不了年輕村民不願幹

  在富溪鄉茶區採訪時記者發現,春茶採摘剛剛開始,忙碌在茶園裏的大多為50歲以上的村民。

  “全村1400多人,今年有將近80%人在外務工。”朱勝利告訴記者,新田村幾年前外出務工的村民只有30%左右,且大多數人是忙過茶季才出去。以前茶葉價格高,每逢茶季,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要回來幫忙,現在有三分之一的人連茶季也不回來了,茶地管理和採摘全靠留守老人。

  “打工的茶季不願回來,是因為打工比採茶收入高。”一位村幹部對記者説,當地茶園的畝産值在2600元至2800元之間,每畝茶園的生産成本約佔一半。村民在外面做小工,一天最少也有120元。即使採茶收入超過打工所得,許多年輕人也願意外出打工闖世界,不願在山上受日曬雨淋之苦。

  碣石村村民謝志生創辦的紫霞茶葉公司,是省級龍頭企業,也是全鄉最早創辦的茶葉加工企業之一。謝志生告訴記者,外出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主要是近幾年高檔茶滯銷帶來的茶葉收益總體下降。他舉例説,前年公司六成的銷售額來自高檔茶,高檔茶的鮮葉收購價每斤在60元至120元之間;去年公司高檔茶銷售額只佔四分之一,鮮葉收購價每斤也只有50元至90元。

  據謝志生介紹,高檔茶滯銷,但中低檔茶市場行情不錯,總體上看,茶農收成不會減少。然而,清明一過,天氣一下熱了起來,茶葉跟著瘋長,而收購價是一天一個價往下掉,茶農自己採來不及,雇人採不划算,一些茶葉乾脆被茶農留在了樹上。“從現在的茶葉市場行情看,再過幾年,留在家裏的老人採不動茶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又不願回來,拋荒的茶地會更多。”新田村民蔣玉寶坦言。

  茶園流轉難度大遏制拋荒須合力

  “對近年來出現的一些邊遠高山茶地棄管問題,鄉里非常重視,一直在探索解決辦法。”富溪鄉政府一位負責人介紹,在棄管的茶地中,完全拋荒的比例較小,有許多是外出務工的農戶無償委託本村親友採摘管理,只不過這些茶地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導致半拋荒現象。

  這位負責人介紹,針對茶地棄管現象增多趨勢,鄉里積極引導茶葉加工龍頭企業、茶葉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通過茶園流轉等方式規模經營,遏制和減少茶地拋荒半拋荒現象。

  然而,在茶區,茶地是茶農賴以生存的根本,許多茶農輕易不願出讓茶地。2013年,充頭源茶葉合作社理事長寧紅兵,以每畝2.1萬元的價格,流轉了32畝茶地。“流轉的茶地是當地山場流轉價格的十幾倍,而且大多地處邊遠高山,日常管理和生産的成本太高。”寧紅兵説,許多茶農外出打工時,寧願將自家茶地無償給親友採摘,也不願出讓,就是為了防止以後年老返鄉時無茶可採的後顧之憂。據了解,目前富溪鄉累計流轉的茶地約為300畝。

  徽州區農委負責人介紹,相比黃山毛峰核心産地的富溪鄉,其他産茶鄉鎮的茶地拋荒半拋荒現象更加普遍一些。近年來,區裏積極籌措資金,為茶農免費發放有機茶肥和生物農藥,組織茶園統防統治,千方百計降低茶農生産成本。同時,鼓勵和引導茶企開發適銷對路産品,擴大市場佔有份額,促進茶農增收。

  黃山市茶葉協會負責人認為,茶葉是皖南山區特別是茶葉主産區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遏制茶地拋荒須多方合力。他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讓農民種茶也能像種糧一樣享受政策性補貼;上級有關方面應考慮將茶葉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範圍,調動茶農的生産積極性。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