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嫩綠的春茶,忙碌的茶農,茶園裏不時飄出歡樂的採茶歌,讓人不由得沉醉在氤氳茶香的濃濃氛圍中。22日,在旺蒼縣木門鎮三合村茶葉基地,參加該縣第五屆米倉山採茶節的當地茶農紛紛向記者説起今年的茶業增收致富情況。
茶葉品質好,效益高
“早在10年前,我家就種植了10多畝優質茶,每年種茶的收入有近5萬元。”在一大片茶葉園裏,身挂竹簍正忙著採摘茶葉的木門鎮龍山茶葉合作社社員王華方告訴記者説,今年春茶比往年來得早,但鮮葉品質和産量都比往年有很大提高。
“我們採用的是世界一流工藝、先進的機器設備,流水線作業,具有産品優、銷量好等特點。”該鎮青龍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茍清生説,公司生産精選綠茶每斤可賣1580元,高檔黃茶市場售價曾賣出了2.7萬一斤的黃金價。
“今年2月11日,甘肅隴南一家公司一口氣就預訂了120萬元的春茶。”茍清生介紹,去年公司茶葉産量達10噸,實現産值1900萬元;預計今年茶葉産量可達13噸左右,預計實現産值2400萬元左右。
今年50歲的三合村一組村民石桂香一邊忙著採摘春茶,一邊給記者算賬,她家共有4畝茶地,一年種茶收入就達2萬元左右,她家光靠春季的採茶收入就能夠維持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我每天採摘3斤多嫩芽,一天就有150元的收入呢。”
據介紹,旺蒼茶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大大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包括土地租金、務工收入、賣茶收入,二次返利等。
“目前,龍山茶葉專合社已成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集中發展,村裏的老百姓都嘗到了種茶的甜頭。”三合村村民、合作社總經理孫榮思介紹説,社員可以得到鮮葉、返利分紅、務工這三部分的收入;幾年下來,茶農人平年均增收達3000多元。
黃茶成為茶業“新寵”
當天,記者發現,在採摘綠茶的同時,很多茶園都已開始配種黃茶。在三合村茶葉基地,茶農們正忙著除去黃茶田間的保溫膜,準備在茶園裏間種柴胡等中藥材。
據介紹,該縣引進的“天臺黃茶”新品種屬於茶葉中的珍稀品種,該茶葉色澤金黃隱綠,湯色鵝黃含綠,葉底玉黃透綠,其滋味鮮醇回甘,耐泡持久,市場價格高,前景好。2010年以來,該縣就通過黃茶良種繁育基地的建立,不斷繁育適合本地栽培的品種,並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將黃茶培育成全縣茶葉産業發展的“拳頭産品”。去年,該縣採取“市縣共建”的推動模式,已建成黃茶母本園300畝,苗圃園200畝,黃茶生産基地1000畝。
“種黃茶有搞頭!”該鎮木門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波告訴記者,去年,他就大膽投資400余萬元,把即將投産的300畝綠茶園都換種了經濟效益更好的黃茶,預計投産後年收入可達3000萬元以上。
三合村主任、合作社理事長石大清介紹,去年合作社通過土地入股集中土地500畝,通過改土,全都示範種植了“天臺黃茶”。預計2018年投産,2019年畝均收益將達到12萬元。
據介紹,到今年底,該縣將建成1000畝黃茶基地,530畝黃茶母本園、62畝苗圃園;到2017年,將創建黃茶良種苗圃將達到500畝,每年出圃黃茶苗5000萬株以上(栽植面積10000畝);到2020年,將發展黃茶規模化生産基地3萬畝,實現名優黃茶産量2000噸,産值將突破20億元,黃茶産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