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退耕還林 既留青山又送金山

三農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2015年03月13日 11:1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3月13日訊 (來源:寧夏日報)退耕還林工程實施15年,寧夏森林覆蓋率由8.4%提高到13.8%,沙化土地面積減少2584平方公里,153萬退耕農民人均直接收益4916元——

  進入3月中旬,雖然還沒有到草木還春之時,但西吉縣吉強鎮的山坡上已是滿眼綠色。

  “退耕還林前別説看到綠色了,連個草皮子也很少見,全是光禿禿的山梁。”説起退耕還林的好處,西吉縣林業局局長吳建雄如數家珍:吉強鎮有10多萬畝林地,靠近縣城的2萬多畝山坡一年四季都是綠的。

  去年10月,吉強鎮最偏僻的龍王壩村成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村民焦建鵬告訴記者,龍王壩村有數千畝荒山,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後,全村200多戶村民開始在林下種植中藥材、油用牡丹等,發展林下養殖和林業觀光休閒旅遊。目前,全村人均林下經濟純收入從1999年的1元增至450元,其中心雨林下産業合作社成員戶均林下經濟收入過萬元。

  “2000年實行退耕還林之前,西吉縣森林覆蓋率只有6%,實施退耕還林68.2萬畝後,如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2.97%,增長了1倍多。”吳建雄高興地説。

  西吉縣既留青山又得金山的現實,是寧夏受益於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一個縮影。

  自2000年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寧夏共完成國家下達的退耕還林任務1305.5萬畝,工程建設覆蓋了全區21個縣(市、區)及自治區農墾系統,涉及1461個行政村、153萬退耕農民。截至2014年底,國家累計兌現寧夏退耕還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06.16億元,退耕農民人均直接收益4916元。

  寧夏防沙治沙與退耕還林工作站站長景佩玉告訴記者,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給地處生態脆弱區的寧夏帶來了山川增綠、農民增收、産業結構優化等諸多利好。

  有這樣一組數據見證著退耕還林給寧夏帶來的生態效益:實施退耕還林後,寧夏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8.4%提高到現在的13.8%。全區禁牧封育區林草覆蓋度由2003年的30%左右增加到2012年的50%以上,500多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積減少2584平方公里,每年減少入黃河泥沙4000萬噸。

  退耕還林實施15年,寧夏退耕農民不僅直接收益,增收渠道也呈現出多元化,從單一的農業收入變成農業收入、家庭經營收入、扶貧收入、外出務工收入等多個收入源。據調查,實施退耕還林面積最廣的固原市,2014年僅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一項就達41.7億元,農民人均勞務輸出工資收入近30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左右,比1999年退耕還林前增長近6倍。固原市農民人均純收入也因此增長6倍多。

  耕地退了種上了樹木,但糧食産量並沒有減少。由於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改善了生態環境,改善了生産和生活條件,退耕區農民不再依靠廣種薄收的傳統生産方式,開始發展優勢特色農業。調查顯示,2012年,退耕還林主要地區的寧南8縣區,糧食産量達到了14.94億公斤,比2000年的5.37億公斤增長了178%。“國家每年每畝退耕地還給農戶兌現100公斤原糧和20元生活補助,退耕農民再也不用為吃飯問題發愁了。”景佩玉告訴記者,在糧食增長的同時,全區羊只飼養量從退耕前的380萬隻發展到2013年的1585萬隻,充分説明退耕還林政策在歸還我們綠水青山的同時,也給我區農民送來了金山銀山。

  去年,我區又向國家報送了《寧夏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從2015年至2020年,通過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還林還草面積163.0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21.06萬畝。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