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吉林東昌區強化農業科技促進農民增收

三農 通化日報 2015年03月10日 09: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東昌區強化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促進了農民增收。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預計實現36.2億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13283元,同比增長15%。

  農業産業化有序推進。該區緊緊依託當地特色資源優勢,圍繞項目開發、基地建設、品牌戰略、政策扶持等,快速推進全區農業産業化進程。全區農産品加工企業達到45戶,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4戶,其中國家級1戶、省級4戶、市級19戶。截止到目前,全區農産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12.1%;上繳稅金1.23億元,同比增長11%。

  農業科技服務凸顯成效。該區大力推廣普及農業標準化栽培技術,努力提高農業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繼續在環通鄉長流村建立農科試驗示範基地,主要進行現代化工廠化育苗、無土管道式栽培、可移動骨架式立體栽培、吊栽香瓜等高新技術品種的推廣應用。現現代化工廠化育苗、無土栽培、骨架式立體栽培已正常運轉,新品種長勢良好。全區共引進新品種15個、新技術5項,推廣應用面積預計達到2萬畝次以上。

  農業科技培訓紮實開展。該區立足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開展形式多樣的農科培訓。今年1月,特聘請吉林農業大學資深教授深入三個鄉鎮舉辦蔬菜種植技術、食用菌栽培技術、草莓種植技術等培訓。教授們採取授課與答疑相結合的形式,課堂學習氣氛十分濃厚,農民聽課熱情空前高漲。通過培訓,不僅優化了全區農業種植的産業結構,而且延伸了農業産業化生産鏈條,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還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為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近年來,該區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出臺了《東昌區加強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扶持政策》,該政策決定由區財政每年列支200萬元,用於扶持該區農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林下經濟、農産品加工業等。兩年累計發放種植業補助資金123萬元,共補貼新建設施栽培基地116畝,新發展食用菌134萬棒、特色種植基地217畝,獎勵優秀農民合作組織5個。這一政策的實施,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更增加了農民發展生産的積極性。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