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瀘州女村官的“集體致富夢”

三農 華西都市報 2015年03月06日 11:0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全國農村青年致富&&人羅冬梅發揚螺絲釘精神,帶領村民致富

  沐浴著三月的春風,我們總會想起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雷鋒日”固然有它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雷鋒精神的經久不 衰並不只是簡單地過雷鋒日,當代的雷鋒精神也不是簡單的做好事,而是有著非常豐富的精神內涵:奉獻精神、“釘子”精神、“螺絲釘”精神、艱苦奮鬥精神和勤 儉節約精神等。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兩位川南的“新雷鋒”,看他們怎麼用實際行動,賦予雷鋒精神新的時代意義。

  “尋找一樣適合本村種植的高附加值秋季農作物,做長産業鏈,把本村秋冬季節閒置的土地利用起來,讓老百姓多點收入,對得起組織上給予的這個榮譽 稱號。”瀘州市龍馬潭區胡市鎮來寺村村主任羅冬梅被團中央評為第九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人,説起這個殊榮她坦言“任重而道遠”,而村民都稱“她幹起事來 是個女拼命三郎,擔得起這個稱號”。

  倔姑娘回鄉當“豬倌”

  高中還未畢業的羅冬梅,因為心疼父親的艱辛和苦楚,故意考試考差,以“讀不走”為名説服父母,到成都打工。四年間,她給私企當過推銷員、做過文員,還學過花卉種植和家禽養殖等。

  2005年,作為獨生女的羅冬梅,為了照顧父母回到家鄉。她憑著在成都打拼的經驗和積累,和丈夫一起貸款3萬元開始創業:養母豬。她買書充電,在鎮上獸防站的指導下,從10頭小母豬,到養殖規模到達400頭。

  “豬倌”成為“村官”

  2010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中,28歲的羅冬梅當選為來寺村委會主任。上任伊始,全村老百姓都討論同樣一個話題:“這個年輕的姑娘到底行不 行?”面對村民的質疑,羅冬梅卻更加堅定:“家鄉還很落後,需要年輕人帶動。”她將剛有起色的養豬場交給父母打理,本來打算搞特色養殖的念頭也不得不放 棄。

  村裏的路太爛,羅冬梅暗下決心,一定把路修好。她和村“兩委”成員一起,積極溝通協調,想方設法尋找資金和渠道,上任後不到兩年修建了5公里水泥路,結束了來寺村不通水泥路的歷史。

  2011年大旱期間,瀨溪河半包圍的一個村遭遇旱情,羅冬梅通過多方努力,爭取了500多萬小農水項目,把原有毀壞的提灌站修復運行,並新建了一處提灌站,建成23口山坪塘。

  “紅糧主任”的産業夢

  “耐心、細緻、肯幹,為了集體的利益敢於付出,不怕吃苦。”這是瀘州紅高粱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機部辦負責人唐有才對羅冬梅的印象。據他介 紹,來寺村的紅梁基地是全瀘州面積最大,價值、效應最高的基地,“農戶有機意識差,羅冬梅為此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公司對有這樣的農村基層服務工作者非常 滿意。” 

  羅冬梅上任前來寺村有高粱1800多畝,現在餘下的土地都種上了高粱,加上鄰村面積,目前來寺村瀘州老窖有機高粱基地共有4100畝,和瀘州老 窖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後,每年收購價格在每公斤6元-9元,高出當地市場價1-2元,年産值600多萬,可為老百姓增收200萬元左右,單紅梁一項,可為當 地農戶人均增收1300多元。“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做大做強來寺村的産業。”羅冬梅説,再尋找一樣適合本村種植的高附加值秋季農作物,做長産業鏈,把本村 秋冬季節閒置的土地利用起來,讓老百姓多點收入。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