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身上穿著沾著泥土的棉襖,手裏拿著剪子快速地修剪葡萄架上的殘枝,身後高大的庫房裏大馬力農機具擺放整齊……羊年新春,筆者又一次見到了年僅 28歲的農場主——丁文浩,原本身體略顯單薄的他如今顯得更加壯實,黝黑的臉龐掩藏不住豐收的喜悅。如果不經確認,筆者真不敢將他身後的現代化家庭農場與 當年那個青澀的大學生聯絡起來。
筆者曾3次採訪丁文浩,第一次是2008年夏天。當時他還是個剛從大學畢業的普通大學生,放棄了好幾家公司的邀請,毅然回到家鄉,和父親一起承包土地,當起了農民。“現在國家農業政策好,只要依靠科技,技術過硬,上了規模,種田還是非常有‘錢景’的。”
當農民創業的路途並不平坦,最初丁文浩的境況可以用“摸爬滾打”來形容。雖説從小在農村長大,可從來沒有下過田的丁文浩,對於農田管理一竅不 通,只能利用在學校學習的機械知識,解決農業機械的一些小毛病,種植方面的所有事情都要依靠父親來做。生性好強的他買來了一大堆農業方面的書籍,開始刻苦 學習。
2013年年底的一個陰雨天,筆者又到南京市江寧區祿口街道曹村社區採訪丁文浩。這時的他已註冊成立了宇煊家庭農場,將全部家當押到家庭農場上。他購置了大型拖拉機、播種機、插秧機等近百台農業機械,總資産200萬元。
此時的丁文浩早已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模樣,已經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種植養殖專家,各類農作物、動物常見病防治,能熟練掌握。“最近一直 下雨,幸虧前段時間及時給麥田開了溝渠,田裏沒有積水。”小丁告訴筆者,他準備發展多元化農場,不光只種植水稻、小麥等傳統農作物,還將種植葡萄、草莓、 梨子、桃子等利潤更高的水果,養殖雞、鴨、魚等。當時,筆者問起是否有技術支撐複合型農場時,他笑著説:“不信你明年來!”話語之中滿是自信。
“你看看,現在我的夢想成真了吧!”看到筆者的到來,丁文浩拉著筆者參觀起他的家庭農場來,“那邊種了500畝的小麥”、“這邊20畝的梨樹今 年都要結果,已經有人來預訂了”、“這邊的葡萄去年已經挂果了,一上市肯定供不應求”……交談中,小丁告訴筆者,去年一年他們的複合型農場凈賺了30多萬 元,以前借的債務也還的差不多了,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展思路,中國農業的經營主體未來將不再是農民,而是規模化、專業化經營的家庭農場。”小丁説,最近出臺的中央和省委一號 文件都聚焦農業,這讓他更堅定了發展家庭農場的信心。他説,今年省委一號文件還特別提出將鼓勵農民和合作社開電商,“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推銷農副産品的 網站,今年我計劃在淘寶上開個網店,專門售賣自己家生産的農副産品。”談起未來的發展,他顯得信心十足,他説,將來要給自己的農副産品註冊商標,打響特色 品牌。
採訪結束時,丁文浩邀請筆者明年再去採訪,“明年,農場肯定又變樣了。”小丁滿是憧憬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