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水培蔬菜畝産可達8萬斤

三農 海南日報 2015年03月05日 10:0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這個蔬菜不用洗,口感也不錯!”今天上午在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茄苪村海南綠普生水培蔬菜生産基地,參加海口現代農業集約化、社會化生産現場會的代表紛紛讚不絕口。據悉,在這個基地生産的水培蔬菜,每年畝産可望達到5萬—8萬斤,是正常大棚種植的5倍以上。而這正是海口正在大力推進的現代農業集約化、社會化生産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蔬菜長在離地高設有定植孔的塑料管道中,它們是靠喝管道中循環流動的‘營養液’長大的,避免了農藥、化肥對生存環境的污染。”在茄苪村水培蔬菜基地,基地負責人張喜軍介紹説,這裡一茬葉菜從種至收穫只需15天—20天左右。因為生産週期比正常大棚蔬菜的週期要短,而且産量穩定,可以常年不間斷生産,因此年畝産可達5萬斤,最高産量甚至可達8萬斤。

  與會人員發現,這種新型水培技術蔬菜長在鋸齒形連棟塑料大棚內。離地高設管道水培種植系統平臺離地約1米高,一排排的塑料管道設有定植孔,營養液在管道中循環流動,為蔬菜輸送水分和養分。張喜軍説,基地佔地約200畝,首期建成示範基地50畝。

  這裡的一畝大棚可以種植13000穴蔬菜,採用立體V字型菜架的能種更多蔬菜。每一茬葉菜定植至收穫只需15天-20天左右,青梗菜等産量每畝每年可達5萬斤,空心菜可達到8萬斤。在管道中栽培的蔬菜不僅生長速度快、産量高,而且蔬菜體內的纖維累積少,營養價值豐富。水培系統離地高設生産,杜絕了土壤病蟲侵染,也杜絕了土壤原有重金屬和其它污染物的污染。

  海口市農業局局長林勁認為,這一新型水培技術具有産量高、品質好、不破壞土壤原有結構、不施用農藥、産品達到無公害要求的特點,營養液循環使用,這種生産環境有利於保障蔬菜生産安全。該市農業局將聯合省農業部門和專家,對這種新型水培技術進行充分論證後計劃在全市逐步推廣。

  而在現場會的另一個地點,龍泉鎮西江村五一田洋供銷田頭植物醫院,農民老陳正在一邊聽“莊稼醫生”王小平的診斷一邊不斷點頭。他種的豆角長了蟲子,作為農藝師的王小平正在為他的豆角進行“治療”。

  王小平用專業工具檢測後告訴他,這不是蟲害,是病害,持續低溫引起的。隨後,他給老陳開了防治藥方。

  據龍華區供銷社五一田洋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章勝介紹,該市供銷社和龍華區共同組建龍華供銷五一田洋農業科技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零距離保姆式的農業科技服務。以面積13000畝的五一田洋為服務基礎,輻射南渡江海口流域30萬畝整治田洋,惠及10萬農民。

  據了解,服務中心為附近農民提供農技培訓、農資保障、科學生産和瓜菜運銷等全過程保姆式服務,目前已培訓農民800多人。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