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楊丹丹
“中國人不僅要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還要把‘奶瓶子’緊抓在自己的手上。”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中心主任趙皖平針對今年國內發生的“倒奶”傷農問題帶來了相關建議。
趙皖平説,針對此輪“倒奶”問題,各級地方相關部門均採取了積極措施,“賣奶難”問題暫時得到一定緩解。但政府救急不是解決産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之道。建議從完善市場監測預警、産業損害調查與貿易救濟、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構建我國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安全保障體系。
他認為,要按照“總量基本平衡、市場波動可控、保護奶農利益、促進生産發展”的目標,完善乳品市場調控機制,建立和完善奶業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國內外奶價的監測和預警;嚴格執行液態奶標識制度,嚴厲查處不標識復原乳的違規行為,從源頭減少企業對進口奶粉的需求;加強對有進出口貿易權的企業管理,實行乳製品進口登記制度,實現進口乳製品渠道和用途可追溯;建立奶農與乳品企業價格聯動的利益分享機制,推行原料奶價格保險機制,通過保費補助等優惠政策,鼓勵保險公司對原料奶價格實施保險托底,幫助奶農規避市場風險,保證奶業生産穩定發展。
“面對當前中國奶業嚴峻的形勢,各級政府必須重視起來,應該有所作為,保護這個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中國奶業的發展出路必須是提高綜合競爭力,提質增效,降低成本。轉變乳製品消費結構,大力引導巴氏奶消費,降低欺騙消費者的所謂高端奶的生産,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産業模式,這樣才有利於中國奶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趙皖平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