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小山村摘掉“貧困帽”

三農 經濟日報 2015年02月27日 06:1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本報記者 喬金亮攝

  春節長假期間,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唐三營鎮石片村,這裡地處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區,是國家級貧困縣。這個4年前人均年純收入僅1700多元的山村是如何脫貧的?記者駐進村裏一探究竟。

  對接會上話産銷

  在石片村蔬菜大戶劉金剛家裏,記者剛跟他聊了不到10分鐘,村黨支部書記石俊國就急急忙忙跑進來:“鎮裏的對接會你別忘記了,咱村的幾個大戶都過去。”記者跟隨他們來到了鎮政府一間會議室裏。會議室裏坐了30多個人,都是鎮裏的設施農業大戶。

  唐三營鎮副鎮長趙志勇是主持人,“我左手邊這位是山東魚臺世民食品公司總經理郭世民,公司在本地新上了一個蔬菜深加工廠,佔地60畝。他來主要是歡迎大家給蔬菜脫水廠提供原料以及合作種植一些優質出口品種。”

  郭世民帶了公司引進的韓國高産辣椒種子樣品,同時在鎮裏流轉了130畝地,準備建設高標準大棚,為農戶標準化種植做示範。

  “讓我看看你的種子。”劉金剛拿過種子,看了一眼後吐了下舌頭,“乖乖,上面全是英文和韓文。”“100克的包裝裏有1200粒微型種,售價140元。攤下來,每粒1角錢,不算貴。”郭世民介紹,這種辣椒畝産能到3000斤,生長期3個月。已經在湖北實地種植,産量穩定。“大家種出的辣椒,我們公司負責回收,大家不能隨便賣給別人。”

  蔬菜大戶、石片村黨支部書記石俊國接過話茬,“眼下村裏大棚沒訂苗的還有很多,去年有少數人的西紅柿不耐存,價格不理想,希望將來能提供一些好品種。”

  “這兩天,隆化縣縣長李東正在北京全力協調農産品銷售,跟電商合作,爭取咱的綠色農産品擺上首都餐桌。鎮裏也準備成立個蔬菜協會,方便大家互通市場信息。”鎮長劉海峰説,鎮裏不會引導大傢具體種哪種菜,“要改變觀念,根據市場需求來摸索。另外,不能‘蘿蔔快了不洗泥’,要有質量意識,如果要打造有機蔬菜,就不能施化肥、農藥。”

  大棚座座向太陽

  在回村的路上,村支書石俊國告訴記者,石片村全村有495戶、2000多人,耕地面積只有5000多畝。在2011年底時,人均年純收入僅1700多元。靠著發展大棚蔬菜,全村實現了戶均一個棚。如今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5000多元,1150人脫貧。

  來到村民張立敏家時,她正在電腦前選購年貨。48歲的張立敏經營著8個大棚,全部種植大棚西紅柿。2012年底,政策扶持大家搞蔬菜大棚,對每個棚補貼4600元。“建一個棚總共1.2萬元,補4600元,我就動心了。”張立敏説。

  第二年就趕上了西紅柿的好價錢,均價賣到一斤1元多,最高到了2元。她也有遺憾,去年選品種有點失誤,不耐保存。別家的歐盾西紅柿因為耐儲存,每個棚純收入是7000多元。她的兒子明年就要上大學了,學費有著落了,家裏還買了電腦,通了寬帶。

  45歲的村民石俊強也經營著8個大棚,不同的是他家還有20畝露天蔬菜。原有承包地10多畝,分散在四五個不同的地塊。“早就想建大棚了,剛好有項目補貼。一開始只種了2個大棚,後來效益好,就擴大到了8個。”他的大兒子在吉林上大學。“兒子的學雜費都是我‘種出來’的。”石俊強言語中透出了驕傲。

  最近兩年,石俊強參加了不少學習。結果發現人家不少是溫室大棚,冬天照樣鬱鬱蔥蔥,收入比冷棚高不少。受到啟發的他準備年後也上點暖棚。“現在村裏幾乎都是冷棚,如果有暖棚,秧苗就可以自己育,也不用打電話訂了。冬天還不空棚,可以種別的。只是暖棚投入大。”臨別時,石俊強叮囑記者,“聽説國家在推種植業保險,幫忙呼籲一下把冷棚蔬菜的保險也納進來吧。”

  合作社裏謀共富

  在村裏走訪,記者在連片的大棚區裏見到了51歲的邢振君。他是振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有50個大棚,其中28個棚是老邢和他親戚的,另外22個棚是12個農戶的。老邢給合作社選擇的品種是歐盾,收益是普通品種的2倍。

  “合作社更容易享受國家補貼。按照規定,新增項目資金側重支持合作社,我們會把補貼量化到每個社員。集中連片好處多,不僅便於用水用電,還能統一採購化肥、農膜等農資,一年能節約不少錢。”老邢説。

  談話間,安徽蔬菜批發商張從鎮來到了老邢的大棚區。他想趁著冬閒的時候,把老邢的大棚膜換成優質無滴膜。無滴膜能提高西紅柿的光澤度,老邢記得合作社的技術員馬天明也説過。馬天明是老邢專門從廊坊聘請的,每月工資開到了6000元。“要尊重科技,這個錢花得值,他還教會了我蜜蜂授粉技術,去年拿出10個棚試驗,結果7分地的小棚年産1.4萬斤西紅柿。”

  村民李玉芹在老邢的大棚裏打工。記者到訪時,正趕上李玉芹丈夫張建軍從外地打工回家,一家人正在一起包餃子。

  還有一個種植歐盾西紅柿的是劉金剛。劉金剛是昌盛專業合作社經理。他除了負責自己20個大棚的銷售外,還要負責合作社幾十戶社員的市場。劉金剛對未來的發展也有了考慮,“除了走批發市場,還可以搞觀光采摘,吸引來承德旅遊的人,效益比直接賣西紅柿強。”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