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種糧大戶的“春耕培訓班”

三農 經濟日報 2015年02月24日 06:5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2月21日,正月初三,人們大多走親訪友忙拜年,河南省鄲城縣丁村鄉種糧大戶胥發令的“盛豐種植專業合作社”院子裏卻是另一番熱鬧,20多名社員和周邊的種糧戶正圍在合作社多媒體教室裏,收看錄播電視臺的小麥返青期病蟲害防治節目,聽胥發令解答今年小麥春耕的要領。

  胥發令今年48歲,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多次受到當地政府的表彰。18歲起,他一直在黃泛區農場種地,2011年,他回鄉創業,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從剛開始承包的200畝地,發展到流轉周邊耕地1800多畝。為提高耕種效益,他與周邊的農機手簽訂了長期租用協議,與省市農科院簽訂合同,將承包的耕地建成良種繁育基地。憑著他豐富的種糧經驗和辛勤耕耘,種地年收入從最初的70多萬元增加到850多萬元。

  “種糧關鍵要靠技術,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肥配方要合理,選對良種適時播種,再加上科學管理……只要這些技術能解決‘最後一公里’,每畝地多打二三百斤糧食沒問題。”胥發令説。

  “老胥種地有一套,還從來不保守,啥時節施什麼肥料,啥病蟲害噴什麼藥,他都是有問必答,有求必到。”前來諮詢春耕技術的丁村鄉農資經營戶侯洪斌對記者説。

  “中央一號文件連年聚焦‘三農’,這讓我種地的勁頭越來越足了!年前我把農資都籌備好,一開春麥田管理就能跟上。”欣喜之餘,胥發令説出了他的新年打算,“新一年,我要把合作社改成家庭農場,爭取再多流轉點土地,有規模才有效益嘛!”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