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李純
廣西甘蔗常年種植面積1600萬畝,2013~2014年榨季,甘蔗産量8000萬噸,蔗糖産量超過850萬噸,約佔全國總産糖量的63%,居世界第四位。可以肯定地説,要保證我國糖業安全,就必須保持廣西甘蔗産業的穩定發展。
自2011年起,國內外食糖價格的倒挂導致進口食糖持續增長、原糖加工産能無序擴張。我國國內糖價從2011年的8000元/噸跌落至2014年的4450/噸,跌破了國內蔗糖生産的5000元/噸的平均成本價,廣西甘蔗産業自然首當其衝。
“今年政府定的甘蔗收購指導價格為400元/噸,蔗農自種自收一畝地還能賺三四百元,我這裡一畝地生産的甘蔗只有5噸,而投入卻在2200元左右,每畝至少得賠200元。”崇左市扶綏縣邕盆鄉甘蔗種植大戶黃文進説。扶南東亞糖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廠加工蔗糖的成本為4800元/噸,按照當前糖價,每噸要賠400元。
糖價如此低迷,廣西部分地區的出現了蔗農改種香蕉、柑橘等的現象。有專家預計,今年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可能要減少100萬畝以上。“廣西非常適宜種水果,一旦農民放棄甘蔗改種水果,是很難逆轉的。搞不好廣西甘蔗産業要走大豆的老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陳世凡説。
國內糖價低迷只是表象,真正的問題在於廣西蔗糖生産成本過高。巴西、泰國等國土地租金低、地塊大而平整,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水平將近100%,一噸甘蔗的生産成本僅200多元。廣西甘蔗生産綜合機械水平為50%,關鍵的機收環節不足1%。蔗農自家種植1噸甘蔗要255.8元,雇人砍一噸甘蔗要140元,甘蔗生産成本幾乎是國外的2倍。若是租地種植,甘蔗生産成本則更高。
可喜的是,廣西拿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開展“雙高”基地建設為甘蔗全程機械化做好基礎設施準備工作,採用購機補貼、貼息貸款、金融租賃等方式加速甘蔗機械化收割的進度,而農民自發開創的“並戶聯營”的新型土地流轉模式,大大降低了地租對於甘蔗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生産的影響。通過以上三個措施的合力,廣西甘蔗生産成本必然能夠大幅下降,從而避免走大豆産業的老路,保證我國糖業的安全。廣西對於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産的探索,對於我國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值得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