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京郊老口味水果沉浮記

三農 京郊日報 2015年02月09日 08:5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隨著懷舊風潮涌起,國光蘋果、京白梨、大久保桃……老口味水果喚起不少市民對舊時的回憶,心存懷舊情結者紛紛到京郊果園,尋找“三五十年前的味道”。這些消費者的到來,也令京郊一些果農重新重視那些已經放棄或準備淘汰的老品種,並憑藉老味道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然而,不是所有的“懷舊果”都受人待見。有的時候,水果種出來了,客人卻未出現,果農則心涼了。在京郊水果市場,“老口味”正上演著一場市場沉浮記。

  果農遇困擾

  老品種再次遇冷

  這兩天,昌平區十三陵鎮昭陵村村民張國成,從儲藏間內翻出曬乾的棗幹,準備打包送給親朋好友,當過年時給孩子吃的零食。張國成家的儲藏間內,七八個塑料箱被報紙包裹著,裏面放著已經曬好的棗幹;冰櫃內,五六個被保鮮膜裹得緊緊的紙包內,包著蒸熟後晾幹的棗。

  “這都是去年中秋節前後,打下來沒賣掉的棗。”張國成無奈地説,去年剛打完棗時,因為賣不出好價錢甚至找不到願意收購的商販,剩下的棗很多,幾乎堆滿整個儲藏間。他家索性將剩下的棗全都曬乾,三籃兩筐,遇到親戚朋友就送。即便如此,也還是剩下不少。

  這些棗兩頭尖、中間圓,被當地人俗稱為尜尜棗,是京郊一种老品種本地棗。“都説這幾年城裏人喜歡懷舊,到郊區尋找老品種水果的人多,可我們這尜尜棗怎麼就遇到了賣難呢?”張國成百思不得其解,以前,因為尜尜棗賣不上好價錢,村裏不少人將棗樹砍掉,或是棄之不理。後來,一些城裏人專門到郊區找尋這種尜尜棗。2009年,附近的黃泉寺村種植的尜尜棗還沒下樹,就被商販和採摘遊客訂購一空。見這种老品種棗又火了起來,張國成動了心,找來尜尜棗的碼子,在自家棗樹上嫁接。2011年,老張種植的尜尜棗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每公斤尜尜棗賣到了10元至16元,甚至外皮有裂口的瑕疵棗都被商販“包圓兒”了。

  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張國成家嫁接的尜尜棗進入高産期,沒想到卻賣不出去了。每公斤尜尜棗售價降到了4元,還是招不來買家。“這老口味的水果難道就只是火一陣子就完了?”張國成説,他現在很猶豫,明年是否繼續種植這些尜尜棗。

  平谷區金海湖鎮郭家屯村桃農蔡佩霞遇到了和張國成同樣的困擾。“我猶豫了很久,今年還是把‘露王仙’老樹先放了,改種新品種的桃樹。”蔡佩霞承包了一畝半地種桃樹,20多年時間中,她曾經種過數種不同品種的桃。幾年前,“露王仙”品種的大桃逐漸遇冷,她本來打算將這一老品種桃樹砍掉,更換成更為暢銷的新品種桃樹。可前年,有客人到她家的桃園,專門找這种老品種桃購買,她就將這些老桃樹保留下來。可今年大桃豐産,來她家採摘的遊客卻一股腦地只要“早14號”等目前大桃市場上的主力品種。最後,眼看著老品種大桃就要爛在地裏,她只好以每公斤0.4元的價格,將所有的“露王仙”桃賤賣。

  市民口味需求多

  老口味並非人人愛

  老品種、老口味的水果熱潮,是否是一時興起的懷舊風潮帶來的?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採訪了市林果專家和不同年齡段的部分消費者。

  “我喜歡老口味的水果,像國光蘋果口感酸甜,不像現在常見的紅富士,太甜了。”家住天壇南裏社區的54歲居民高瑞芬告訴記者,她和老伴兒都非常懷念以前的水果口味,每到水果采收季,兒子會幫她上網搜尋哪家果園可以採摘老品種水果,並帶著她和老伴兒,駕車到京郊果園採摘。

  高瑞芬27歲的兒子楊帆對老品種水果不感興趣。“每次就是陪父母去玩,我自己不愛吃這些。”楊帆説,他曾嘗過父母非常推崇的京白梨,可對於那種很面的口感,他根本不覺得好吃,相比之下,他更喜歡超市裏售賣的新品種水果以及榴蓮等外來品種的水果。

  還有的消費者,對於水果是什麼品種並不十分關心。“只要好吃、合口味,哪個品種的水果都行。”市民王雯雯説,她購買水果時,從來不會刻意去關注這種水果具體是哪個品種。“我喜歡先試吃,合口的就買。”王雯雯説,她和朋友一起到京郊果園採摘時,也會先嘗一嘗水果的味道,如果喜歡那個果園水果的味道,大家就會多采一些;如果不喜歡,大家就當到果園玩一圈兒。

  “市場需求非常多變,喜歡老口味水果是多樣化需求的一個表現。另外,水果市場還有大眾化的需求,忽視了哪一方面,都會為果農帶來損失。”市農林科學院林果所所長王玉柱分析説,近年來,隨著懷舊風潮興起,特別是到京郊果園採摘不再是件難事之後,不少市民專門到京郊果園採摘老品種水果,追尋記憶中的老味道。在這些喜歡老口味的群體中,大部分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一般來説,吃過老口味的水果,有對老口味的記憶,才會更有懷舊的心理。”王玉柱説,這決定了老品種水果的消費群體並非所有人,因此,果農不能將所有的旺銷希望都寄託在老品種水果復種上。

  特別是隨著本市水果市場的不斷豐富,外來水果供應日漸增多,人們對於水果口味的偏好日漸多樣化。同時,重新復种老品種水果,從復種到豐産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期間市場的一時偏好也可能發生變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果農必須了解市民對於老口味水果的市場需求量,量力而為,才能確保通過復种老品種水果盈利。

  水果能否賣得好

  關鍵看品質

  市園林綠化局果樹處處長付佔芳認為,果農要想讓自家的水果賣得好,核心競爭力不在於水果是否是老品種,而在於水果的品質,另外,果農自我宣傳也必不可少。

  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年到京郊果園採摘的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採摘水果已經成為市民的主要度假休閒方式之一。相比商販進行大批量的、定向的單一品種水果採購,採摘需要果農能夠為市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果品選擇。

  “市民對於果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果農在發展果品種植時,眼光也要放寬一些,不要只盯著老品種,也要關注國內外新引進的優新品種。”付佔芳説,針對這種市場需求變化,市林果部門一直在不斷收集、儲備口感好、市場反響好的優質水果品種。其中,不僅有本市傳統的優質老品種水果,如延慶縣的八棱海棠、密雲縣的禦皇李等,也有從外埠引進的新品種水果。目前,市林果部門已儲備了3600多個水果品種,換句話説,市民即使“一天換一個品種吃,也能十年不重樣”。付佔芳建議,果農在準備更新自家種植的水果品種前,可諮詢當地林果部門,選擇合適的替換品種。

  “新品種能代替老品種,肯定是因為新品種的綜合性狀優於老品種。”付佔芳説,僅靠消費者的懷舊心理,並不能保證持續性的市場消費量,最關鍵的還在於水果的品質。

  平谷區果農王自龍2011年拿出積蓄,在村裏流轉了200多畝地種桃和葡萄。王自龍曾經在外跑過果品收購,很了解果品市場行情,他為自家的種植基地選擇了新老品種交叉種植的方式。走進王自龍家的日光溫室,記者看到,桃花正在盛開。“喜歡懷舊的市民,到我家的大棚中,可以採摘白鳳、久保這些傳統品種的大桃;喜歡嘗新的市民,可以品嘗心意系列這種新品種大桃,這種大桃以前在平谷區還沒有人種植過。”他説,今年5月,他家的溫室大桃就能成熟,他已經著手在網上進行宣傳。除了大桃,其它水果也是如此。葡萄溫室內,除了目前市面上熱銷的紅提等品種,還有玫瑰香等優質傳統品種。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