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這種天氣,可以把鍋爐關了。早晚氣溫低時再開啟,這樣可以節約成本。”1月18日,在參加完三元區委農辦舉行的2015年雨露計劃培訓班後,福建省農科院專家張玉燦又來到楊林燦的苦瓜育苗基地,對苦瓜大棚控溫進行指導。
7年前,當張玉燦第一次踏入三元區岩前鎮烏龍村這片土地,就與這裡的農民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指導種苦瓜,到指導育苗,再到傳播嫁接育苗技術,他用科技與農民對話,讓農民體會到科技帶來的生活新變化。
楊林燦的苦瓜嫁接育苗基地是全市唯一一個苦瓜嫁接育苗中心,年可提供蔬菜苗100萬株。儘管還要再過半個月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訂單,還是讓楊林燦的心裏樂開了花。
苦瓜嫁接技術,克服了苦瓜靠地、靠天吃飯的歷史,讓“苦”瓜變“甜”瓜。
嫁接的“力量”
楊林燦種植苦瓜的歷史已有20年,最多時每年種植5畝地。“苦瓜種植受土藏病和溫度的影響最大。”張玉燦説,特別是土藏病,一片土地種植超過3年,“枯萎病”等就會源源不斷地入侵。
楊林燦還記得2000年時,他種的2畝苦瓜一到開花季節,就全部枯死在地裏,那年他虧損了2萬餘元。此後的幾年,楊林燦放棄了苦瓜種植。
如何克服苦瓜土藏病?2009年,在市、區委農辦,區科協的牽線下,楊林燦得到張玉燦的指導。用絲瓜、南瓜等不易受病蟲害影響的根代替苦瓜根,在發芽時進行嫁接,能有效克服土藏病。此後,苦瓜嫁接技術傳入烏龍村。
2011年,楊林燦和幾個村民搭起了簡易大棚,做起了苦瓜嫁接育苗。嘗到甜頭的村民們紛紛種起了“高免疫力”苦瓜,同時也把這個好消息傳播到周邊鄉鎮,以及較近的明溪、永安等地方。
“沒有嫁接的苦瓜苗,苗死一半以上是常事,而經過嫁接的苦瓜苗成活率達到90%以上,産量也翻了不止一倍。”莘口鎮沙陽村村民鄧純基説,現在村裏1000多畝蔬菜基地每年需要5000株以上的苦瓜苗。
而在10年前,諸如沙陽村、忠山村這裡的蔬菜基地,由於病蟲害厲害,曾經一度停産。
育苗中心的“私人定制”
簡易大棚,儘管也能培育出嫁接苦瓜育苗。但由於溫度無法掌控,常常導致苗推遲育出甚至死亡。
去年年初,在與張玉燦的對接中,楊林燦又得到了啟發——用鍋爐控溫。於是,他購入了鍋爐,對大棚進行“擴容”,並架起了鋼架,投資10余萬元。不僅提供苦瓜嫁接苗,還有西紅柿嫁接苗、西瓜嫁接苗以及其他普通的蔬菜苗。
對村民來説,這個育苗中心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提供“私人定制”。
産品産銷對路,方能發財致富,但在農村卻很容易出現跟風。
省派烏龍村第一書記彭冬彪告訴記者,幾年前,烏龍村就曾經出現過一次村民盲目種植萵苣,最後導致萵苣滯銷,村民紛紛拿去喂豬的事情。
如今,有了育苗中心的統一協調,菜農在購苗時順便詢問一聲,就能知道其他菜農的種植情況,不容易出現“一窩蜂”的情景。
有了苦瓜嫁接育苗,烏龍村名聲在外。去年,該村還推出了苦瓜茶,儘管平均價格50元每公斤,産品還是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