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張國鳳)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星海鎮棗香村馬明良對記者説,過去一年,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他在設施農業生産中推廣的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通過採取定植苗的時間提前到上年12月上旬,提前了20天,平均畝産比以前增産了800公斤,增産23%。用這種技術種出來的番茄顏色正、艷麗,市場價格高0.36元/公斤。這是寧夏推進科技興農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縮影。
2014年以來,寧夏各級農業科技部門圍繞枸杞、馬鈴薯、釀酒葡萄、矽砂瓜、紅棗等13個特色産業,一方面加大資金對科技興農的投入,發揮科技對農民增收的積極作用,一方面通過新品種、新産品、新技術的開發和大面積示範推廣,促進了農牧業增産增收、提質增效。同時,自治區農業科技部門組織33個技術服務專家團隊,加大産業規劃、技術指導和農民培訓力度,明確産業技術路線和主攻方向,推進科技興農。各專家團隊開展新技術試驗示範132項,指導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120個,蹲點指導家庭農場300家,召開現場觀摩培訓會22場,培訓農民1.2萬人次,使大批農民走上了科技興農的路子。目前,自治區農業科技入戶率達到80%,科技進步貢獻率56%,為全年農業增産增效奠定了基礎。
在靈武市,當地按照“三轉型一升級”的科技工作思路,全面提升羊産業繁育規模和標準化水平,通過政策驅動、科技推動、市場拉動等方式大力發展羊産業,真正實現了由過去單一肉用向皮用、絨用、奶用多元高效轉變,簡單短期育肥向規模化繁育轉變,粗放經驗型向精準科技型轉變。
如今,科技養羊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一個主要來源。去年,靈武市農民通過羊産業實現人均現金收入達2065元。郝家橋鎮新民村趙海濤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村30多戶人家,養羊戶佔80%以上,養殖規模300隻至4000隻不等,養羊的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70%以上。“現在村裏羊的數量一直在增長,到養羊戶的羊圈子滿了,也就意味著錢袋子也是滿的。”
據最新調查顯示,2014年,全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435元,比上年增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