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月25日,2015中國品牌農業戰略發展論壇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召開。與會專家幾乎都講到了“品牌農業”這一概念。其中,農業部特聘專家、研究員,中國市場協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趙爾烈就如何打開優質品牌農産品流通渠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産品的優質化、品牌化,已成為大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就如何打造農産品流通渠道,趙爾烈提出了“三個建立”、“四個建設”。
建立“全國品牌農産品網庫”。根據産品商標知名度、品牌社會知名度、産品優質化、標準化、誠信化水平等條件,認定一批全國性、地區性和企業性不同層次的優質品牌農産品,進入“全國品牌農産品網庫”的,將作為品牌流通渠道的備選産品。“這應是一個動態、彈性的網庫,但必須是資質化的産品才可進入。同時,也可吸收合乎條件的國際品牌農産品進入。”趙爾烈説。
建立“品牌産品生産基地網絡”。從全國優勢農産品主産區、各類名、特、優、新農産品産區、一縣一鄉一村一品産區、地理標誌産區,以及其他入“品牌網庫”産品的生産者中,選擇一批生産基地,作為品牌産品産地,形成全國品牌産品生産基地網絡,保證貨源的數量和質量。
建立“品牌産品流通渠道網絡”。改造傳統渠道,在批發市場設立“品牌專營區”;在社區市場設立“品牌專櫃”;發展各類品牌專營店、超市品牌專櫃;發展電商品牌經營,設立線上品牌展示交易中心和品牌網店。
“建設一條完善優質、品牌農産品流通渠道,對於優質品牌農産品的生産、銷售和消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趙爾烈説。
建設新的品牌流通機構。一是建設“全國品牌農産品展示交易中心”;二是建設産地品牌農産品集配中心;三是建設品牌農産品全程冷鏈物流網絡體系;四是建設電商品牌農産品線下集配中心。
除此之外,在具體的運作上,趙爾烈認為要分三步走。即,規劃、投資、運作。
首先要有規劃。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全國和地區“品牌農産品流通渠道發展建設規劃”,並按規劃有步驟地實行。
第二步是投資。政府設立專項資金作為引導,吸收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形成多元化、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投資方式,從而進行投資建設。
第三步才是運作。政府指導下的市場化運作,充分調動生産基地、企業、市場、物流、電商等社會經營主體和協會,參與運營管理。全國品牌農産品聯盟系統參與推動。
“最終實現農民利益更大化,提升並培育農民內需增長潛力;促進農産品品牌化、優質化、標準化,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損耗,利於食品安全和綠色環保;促進滿足消費優質化、安全化、特色化、選擇性需求,維護消費者利益,培育擴大內需新的增長點。”趙爾烈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