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4年前,寧夏固原市涇源縣興盛鄉下金村村民金興明全家6口人年收入不足1萬元,而去年純收入達7萬多元。“養了6頭奶牛,種了8畝苗圃。現在全家老小住上磚瓦房,喝上自來水,出門走水泥路,這樣的日子過去想都沒有想過!”金興明説。
西海固地區位於寧夏南部,生態條件惡劣,八縣一區集中了寧夏87%的貧困人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人稱“貧瘠甲天下”。
“西海固地區是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也是寧夏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説。
10年來,儘管財力有限,但寧夏始終把惠民生、促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西海固一系列安全飲水工程使175萬人喝上了安全乾淨的水;退耕還林(草)84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與2003年相比,地區生産總值增長4.1倍,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4.5倍,城鎮化率提高1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實現翻兩番;特色産業持續發展,馬鈴薯、草畜、中藥材、林果、苗木等産業有了一定規模,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生態移民工作要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隆德縣縣長戴培吉告訴記者,“為了將全縣195個生態移民遺留的單人戶、21名五保老人安置好,我們共新建道路7.4公里,改造上下水管道18公里,建成集中供熱站1座,增建供暖管道6.8公里……”
據了解,2011年生態移民工程啟動以來,寧夏累計已完成投資100億元,搬遷安置移民24萬人,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的69%。不過,生態移民工程面對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少:個別市(縣、區)領導幹部推諉扯皮、等待觀望現象突出;中寧撒不拉灘村由於水源不足,移民搬進來又搬回山裏去;沙坡頭區米糧川移民安置區,由於缺乏産業的科學規劃,搬遷進來的移民一直無法致富……
如何破解難題?寧夏區發改委主任張八五認為,生態移民需創新思路,轉變扶貧開發模式,實施“三大轉變”。即從依託農業扶貧轉變為城鎮化、産業化帶動,從面面俱到的幫扶轉變為“小開發大保護”,從重增收轉變為促進貧困人口的全面發展,提升針對移民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的普及程度和質量水平。
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近日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生態移民工作的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慧強調,要進一步完善生態移民政策體系,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把好事辦好、辦實,真正做到“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讓西海固的移民群眾滿意。
新時期、新階段,寧夏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黨委、政府提出的“以人為本促民生、項目帶動謀發展、一縣一業搞特色經濟”等生態移民新時期目標任務,全力做好扶貧工作。按照遠期奮鬥目標,全區力爭到2017年,每年減少貧困人口10萬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12%以上,力爭2/3的縣區小康實現程度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