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這個冬天不算太冷,1月9日,北鎮市大屯鄉春天農機專業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吳海濤利用農閒時光盤點一年的收成,他告訴記者:“我們合作社一共有8台玉米收割機,在秋收前我們合作社新買了3台玉米收割機,辦理補貼可省心了。只要到鄉里填寫一張表,幾分鐘就能辦完補貼手續,到時農機部門到家裏檢查核對後將補貼款直接打到我的卡裏。不像以前為辦農機補貼手續要到市裏跑上好幾趟,在鄉里辦能省二三百元。一台收割機平均一天能收割60到70畝,農戶一畝地給100元,一台機器純利潤在7萬元以上。”
2014年,遼寧省按照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減政放權,便民利民的要求,在鞍山、錦州、鐵嶺市和昌圖縣的14個縣(市、區)149個鄉鎮開展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通過鄉鎮公共行政服務中心辦理的試點工作,其中,錦州市在全市轄區內的所有94個涉農鄉鎮開展了試點工作。
農機補貼通過鄉鎮公共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後,有效地緩解了縣(市)區農機主管部門集中辦理的壓力,提高辦理效率,由過去農民辦理購機手續至少跑縣城3—5趟變成就近就地辦理,購機者足不出鄉鎮,就地、就近辦理農機補貼手續,節約了時間,節省了費用,試點地區平均每位購機戶可以節約30公里路程,節約2個工作日,按戶均節省300元計算,全省試點地區共為購機戶節約近200萬元。
為了保證讓補貼資金及時下發,各試點鄉鎮的電腦系統與各級紀檢部門連接,通過設定資金兌付時間,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予以監督,如果在設定時間未完成,將亮警示紅燈,啟動問責機制,有效保證補貼資金及時撥付給購機者。
試點改革改變了以前農機管理部門既辦理補貼指標申請,又負責機具核實的做法,極大減少權力尋租空間。農機主管部門組建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優良、保障有力的專門稽查隊伍,加強所屬地區補貼機具核實和監督檢查,監督經銷商利用補貼政策亂漲價、變相漲價和違法倒買倒賣補貼機具等問題。
改革激發了農戶購機積極性,大中型、高性能作業機械有了新發展,關鍵作業環節的農機具數量持續增長,農機裝備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據統計到2014年末,遼寧省共新增拖拉機25045台,玉米收穫機械462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