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饅頭是村民餐桌上的“常客”,但在大興區青雲店鎮孝義營村,饅頭卻成了村民的搖錢樹。説起這個事,村裏的大學生村官趙帥功不可沒,是他從饅頭裏發現了商機,將饅頭做成了産業,促進了村民增收。
“這一切都源於村裏的一個典故。”趙帥説,在一次入戶走訪中,他從村民的聊天中發現孝義營村有一個關於“孝心饅頭”的歷史典故:清朝年間,村裏一位兒媳婦因為孝順婆婆,把家裏的白麵都省下來給婆婆蒸成饅頭,而自己只是吃些紅薯、高粱。一位皇子打獵到此,知道了此事,便賜名饅頭為“孝心饅頭”。得知這個故事,一心想著為村裏出謀劃策的趙帥如獲至寶,他立馬向村書記提出了發展“孝心饅頭”帶動村民致富的點子。點子一齣,得到了鎮裏、村裏的一致贊同。趙帥一鼓作氣寫出了發展策劃書,並全身心投入到他的饅頭事業中。
“最開始,村民並不相信一個小饅頭能帶他們走上致富路。”趙帥説,為了能讓村民參與到“孝心饅頭”項目中來,他當起了“説客”,不分白天黑夜到每家每戶講饅頭、講發展、講致富。經過半個月的遊説,大部分村民都同意做饅頭。接下來,趙帥又邀請大興區二職的面點專家給村民培訓面點製作。2013年初,村民家裏大柴鍋蒸制的“孝心饅頭”出爐,引來市民的熱捧。
為了實現標準化生産和解決村民就業,2013年7月,在上級的支持下,孝義營村饅頭加工廠正式營業。村民實現了就近上班,不出家門就能掙工資。為了將饅頭更好地推向市場,趙帥又當起了推銷員,挨個跟商家談“孝心饅頭”的銷售前景,並專門邀請他們到村內考察。為此,他還自己出資買了一輛小汽車來跑銷售,第一個月就跑了5000公里。
“由於‘孝心饅頭’口味和文化都很獨特,目前有31個商家在代理銷售,並且在華聯商場也有了專櫃。”趙帥説,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努力,“孝心饅頭”打開了銷路,走進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家裏,村裏也更加堅定了發展饅頭産業的信心。
“現在,饅頭加工廠的銷量基本保證每天在2萬個左右。另外,還代售11戶家庭蒸制的饅頭,給他們每戶帶來5000-6000元的月收入。”看到“孝心饅頭”給鄉親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趙帥非常高興,也有了些成就感。
2014年6月,第一個任期屆滿的趙帥,選擇了繼續留任,因為他還有更大的夢想要去實現。“把‘孝心饅頭’品牌做得更響亮,讓我們的綠色零添加饅頭進入高端市場,更好地帶動村民增收。”趙帥説。
侯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