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青海高原,是一片廣袤神奇的土地。這裡是“三江之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其生態地位不可替代。這裡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被譽為“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高原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
這裡自然條件艱苦,高寒、缺氧、土地乾旱貧瘠。全省耕地面積813萬畝,草原面積5.47億畝,佔省內國土面積的一半,是一個典型的農牧結合省份。這裡還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中原文化與邊陲文化、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交流傳播的橋梁與通衢。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以建設高原特色青海特點現代生態農牧業為方向,以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深化農牧區改革為動力,堅持調結構、強基礎、促改革、重民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農牧業提質增效,農牧業經濟保持快速穩定發展態勢。
2013年全省農牧業總産值310.3億元,佔全省國民經濟總收入的9.5%;農牧業增加值207.59億元,增速5.6%;全省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6196.39元,增長15.5%,增速位居全國第一,為青海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立足資源稟賦調結構,特色産業基地已經形成
以現代農牧業示範區為抓手,全省圍繞十大特色優勢産業,突出區域特色,加快特色農牧業生産基地和産業帶建設,促進優勢産業向優勢産區集中,初步形成了以東部農區為重點的現代農牧業生産基地、以環湖地區為重點的生態畜牧業基地、以青南牧區為重點的有機畜牧業生産基地、以柴達木盆地為重點的循環農牧業産業基地,以縣為單位創建的各類示範區達到20個,其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2個。特色作物種植比重達到85%,馬鈴薯、油菜、蔬菜、奶牛、肉牛羊、生豬、薄皮核桃、大櫻桃等八個“百里萬畝萬頭”基地初具規模,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不斷顯現,佈局更趨合理,結構更加優化。
高位推進“菜籃子”工程,全力穩物價保供給
近年來,全省緊緊圍繞産能發展和産銷對接“兩個中心”,堅持頂層設計,強化科學決策,2013年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加強生産能力建設、健全市場流通體系、完善調控保障機制等措施,推進“菜籃子”基地向黃河流域和柴達木盆地轉移。並大力開闢新菜田,強化設施溫室舊棚改造,督促空棚種植,開闢省外蔬菜供應保障基地,“菜籃子”産品生産穩定發展、産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
2013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8萬畝,累計建成設施溫室18.62萬棟,設施面積達到9.5萬畝,設施農業千畝基地達到30余個,百畝以上基地達到150余個,蔬菜總産量158.94萬噸,蔬菜自給率達到73.5%,“菜籃子”産品保障供給能力穩步提高,價格總體保持穩定,為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做出了重要貢獻。
強力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加快轉變草地畜牧業發展方式
立足先行先試,堅持以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核心,全省以發展飼草料産業為基礎,以落實草原生態獎補機制為手段,以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為保障,“四位一體”綜合施策,積極探索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模式。
自2008年試點,到2012年全省883個純牧業村全部組建了生態畜牧業合作社,2013年又有78個半農半牧村組建了合作社,全面完成了第一階段探索推進任務,現已步入第二階段(提高完善階段)。各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從提高牧民組織化程度、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入手,優化重組牲畜、草場等資源要素,實行統一放牧、經營、管理,努力提升畜牧業綜合生産能力;大力實施減畜工程,積極推廣牦牛舍飼半舍飼養殖和藏羊高效養殖配套技術,加大非生産畜淘汰力度,養殖效益、經營效益和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經過6年實踐,成功探索了“股份制”、“聯戶制”、“大戶制”、“代牧制”等多種發展模式,96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牧戶入社率和牲畜、草場整合率分別達到72.5%、67.8%和66.9%,初步建立了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草地畜牧業生産新格局。全省大力推廣應用以草地生態保護與建設、畜疫防治、良種繁育、飼草料綜合利用、畜産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實用技術,加速實用技術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加快發展農區畜牧業,著力打造循環農牧業經濟
全省堅持以農促牧、以牧支農、循環發展的思路,在農區大力推進循環農牧業發展。牧草良種繁育基地達到17.4萬畝,人工飼草基地保留面積達到669萬畝,年可提供鮮草496萬噸。啟動實施了肉牛肉羊産業發展計劃,農區中小規模以上養殖場發展到近萬家,其中適度規模的養殖場(小區)達到1500余家,農區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1.5%。
同時,全面推行“幹清糞、糞污防雨防滲集中堆積發酵”處理技術,在183個養殖場建設了沼氣綜合利用工程,養殖氨氮去除率由過去的15%提高到60%以上。加快畜禽養殖污染物資源化再利用,率先在全國研發了牛羊糞便無害化處理設備,並在12家奶牛養殖場推廣應用;成功引進了7家有機肥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到31萬噸,基本建立了草(秸稈)→畜→肥→草(糧)的循環農牧業發展模式。
健全現代漁業産業體系,加快冷水魚産業開發
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科學利用黃河流域梯級電站水域資源,優化漁業區域佈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沿黃流域高原冷水魚産業帶,全力打造龍羊峽、李家峽現代漁業科技示範園區。
大力實施科技興漁戰略,以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為主推技術,運用現代科技和物質條件裝備漁業,全省鱒鮭魚網箱面積達到208.7畝,較2011年增加121.8畝。以標準化健康養殖場建設為抓手,以培育新型漁業經營主體為重點,鼓勵農牧民以股份合作方式組建漁業專業合作社,引導合作社與養殖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建立現代漁業産業體系和經營機制,著力把冷水魚養殖培育成為農牧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水域周邊農牧民增收新渠道,26家鮭鱒魚網箱養殖場帶動周邊農牧民近千戶。
加強草原生態保護,推進草原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通過實施草原重大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和草業配套工程項目,有力地帶動了草種業、飼草業、飼料業等産業的發展。截止目前,全省牧草良種繁育基地達到17.4萬畝,人工飼草基地達到669萬畝,分別較2009年增長77%和46.9%。建成飼草加工企業17家,年生産草顆粒以及青貯飼草29.2萬噸。畜均飼草儲備量由2008年的18.5公斤增加到2013年底的41公斤。
紮實推進生態立省戰略,認真組織實施退牧還草、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青海湖流域綜合治理、祁連山生態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實施範圍涵蓋全省重點牧區和主要草原區。全省局部地區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度持續增加,草原植被覆蓋度平均提高11.6個百分點,黑土灘治理區植被覆蓋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原生態系統水源涵養量增加28.4億立方米,青海湖水位連續9年保持上升趨勢。
同時,全省認真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積極開展草原承包、基本草原劃定、草原規範流轉等工作,全省共承包草原4.74億畝,發放草原承包經營權證176045戶;落實禁牧面積2.45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29億畝,核減超載牲畜570萬羊單位,基本實現草畜平衡。
紮實推進遊牧民定居工程和草原新帳篷行動,修建定居房10.9萬套,3.9萬戶牧民使用上了帳篷、電視等現代設施,促進了牧民生産生活方式的轉變。全面加強人工飼料基地、草場圍欄、牲畜暖棚、免疫注射欄等為主要內容的畜牧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在青南牧區建設了3個州級防災抗災飼草料貯備中心、10個縣級飼草料貯備站,年貯備飼草料能力達到6.4萬噸,省、州、縣及牧戶四級飼草料貯備體系基本完善,具備中等以下雪災的抗災能力,有效保障了畜牧業的穩定發展。
做優做強高原特色品牌,提升農畜産品市場競爭力
加快推進標準化進程,制定農牧業地方標準45項,全省共有273個産品通過“三品一標”認證,有110個産品納入《全國地域特色農産品普查備案名錄》。以打造全國最大的有機牛羊肉生産核心區為目標,積極推進有機畜産品標準化生産和生態有機牧場建設,在成功申報河南、澤庫和興海三縣有機畜産品基地和産品的基礎上,今年把有機畜牧業基地建設擴大到祁連縣、甘德縣和天峻縣。全省通過有機畜産品生産認證的草場達到2192萬畝,認證牛羊196萬頭(只),有機牛羊肉生産加工能力已達到7734噸。
以培育區域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為重點,全省傾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品牌,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牦牛之都”、“藏羊之府”商標。深度挖掘“牦牛之都”、“藏羊之府”內涵,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立項拍攝了《離天最近的生靈》——雪域牦牛記錄片,編印了《青海:世界牦牛之都》、《青海:中國藏羊之府》宣傳冊,提升了有機畜産品品牌知名度。
還做大做強“有機牛羊肉、柴達木枸杞、青海藏毯”等區域品牌,初步建成了青稞、油菜、牛羊肉、絨毛、飼草、枸杞等特色優勢産品生産基地,重點培育了享譽國內外的“雪舟”、“藏羊”、“可可西裏”、“柴達木”、“綠草原”、“聖源”等一批特色農畜産品品牌。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機制,努力提升農牧業科技水平
目前,全省已組建9個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和27個縣級産業技術推廣應用平臺,確定了162個主導品種和229項主推技術,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建成了省級研發平臺—縣級推廣應用平臺—科技示範戶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通道。
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到130.02萬畝,測土配方肥推廣面積達到240萬畝,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3%,牲畜改良及本品種選育面擴大到170萬頭只,農牧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1%。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載體,在17個合作社推廣了藏羊高效養殖技術,母羊在枯草期失重比傳統放牧母羊減少8公斤,羔羊繁活率提高5個百分點,羔羊6月齡活重提高14至21公斤,加快了草地畜牧業發展方式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開創了現代草地畜牧業新型養殖模式。
強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加快改善民生
全省連續11年出臺了青海省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指導意見,並把宣貫工作作為抓落實的重要實踐,每年開展萬名幹部下鄉活動,深入基層講政策,調查研究促改革,強化服務促生産,維護穩定促和諧,積極營造“三農”工作的良好氛圍。
省級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增長比例連續8年保持在10%以上,在組織實施好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畜禽良種補貼、牧草良種補貼、水産良種補貼的基礎上,建立了露地蔬菜種植補貼機制,對30萬畝露地蔬菜種植進行補貼。採取補貼資金與糧食生産挂鉤政策,推行糧食直補模式,將種糧農民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標準由去年的每畝75元提高到100元,2014年各類補貼資金達到5.86億元。新增冷水養殖保險,保險品種增加到14個。
採取國家補助和農牧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項目捆綁整合力度,加大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化牧區防災基地工程建設,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開展“遊牧民新帳篷行動”,實現了“人居有住房、草地有圍欄、牲畜有棚圈、冬春有草料”的目標。
截止目前,全省建成標準化畜用暖棚9.43萬棟、1131.8萬平方米,為1100萬羊單位牲畜提供舍飼圈養和防災場所;實施圍欄草場1.24億畝,佔可利用草場的26%;建立州、縣級防災減災飼草料貯備站13處,年貯備越冬飼草料1萬噸;建設貯草棚2785棟、11.14萬平方米;完成定居工程11.3萬戶,佔總牧戶的55.6%,定居工程中有70%的牧戶實現了在縣城或重點集鎮定居。
深化農牧區改革,加快構建新型農牧業經營體系
以培養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種養殖大戶和家庭農牧場、發展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産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加快構建以農牧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現代農牧業經營體系。使全省家庭農牧場發展到370家,種養殖專業大戶發展到878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達到5591個,各類産業化龍頭企業達394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93家。
搶抓深化農牧區改革機遇,穩定和完善土地草場承包關係,今年在互助、民和兩縣整縣制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年內可完成195萬畝耕地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創新土地草場規範化流轉機制,在4個縣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在5個縣開展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全省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39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7.1%;草場流轉面積1.03億畝,佔草場總面積的19.1%。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省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抓住機遇,改革創新,青海農牧業將繼續以建設高原特色青海特點現代生態農牧業為發展方向,加快産業轉型和升級,提高農牧業發展水平,著力改善民生,為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美好和諧的新青海建設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