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鐵皮石斛:用勤勞雙手敲開致富門

三農 華龍網 2014年12月31日 08:2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建德市蓮花鎮,分佈著300畝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是遠近聞名的鐵皮石斛之鄉,也是杭州地區最大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不過,這鐵皮石斛落戶蓮花鎮,也就這十來年的事兒。

  作為建德市種植鐵皮石斛的第一人,是花農林小香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鐵皮石斛在建德蓮花紮下了根。

  建德養花大戶情迷“鐵皮石斛”

  要説林小香與鐵皮石斛的故事,這得追溯到1999年。

  那時候,林小香與丈夫算是建德最大的花卉種植戶。但由於那兒交通不發達,信息不暢通,夫妻倆始終本分地守著手中擁有的花卉。然而面對逐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林小香看到了市場發展的潛力:“我希望能先發制人,種一些高檔的花卉,這樣就能在市場上有點優勢。”

  林小香説,其實她的心裏一直有道坎兒,由於家中長輩受老觀念影響,所以書讀了一半便輟學了。以後的日子,好學的林小香便養成了習慣,任何報刊雜誌上刊載的文章,她都要仔細翻看,儘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卻能以另一種方式補充專業信息,學習專業文化。

  “有一天,我看到了《花卉報》上的某篇文章,稱上海某園藝場將引進鐵皮石斛,並會在未來三年與世人見面。”當時的林小香還不知道“鐵皮石斛”是何種植物,只單純地認為那是一種國外引進的高檔花卉。“因為有做高檔花卉的計劃,於是就想找這個種子。”

  盤算著去上海所需的費用,害怕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會找不著北,又擔心對方捨不得將新引進的品種賣給自己,種種擔憂一步步打壓著林小香的信心。“我們沒見過世面,對於去大城市接觸新事物還是有恐懼心理。顧慮很多,所以沒去成。”

  不久後,林小香又在另一本月刊雜誌中搜索到了浙江大學快速繁殖鐵皮石斛的信息,預計畝收入能達到十萬。“那時候農村的經濟整體相對較差,十萬元在我們腦子裏就是很龐大的概念。”

  為了進一步了解鐵皮石斛,林小香拿起了紙和筆,以書信的方式與對方取得聯絡。“我只讀了五年書,很多字也不認識,但為了鐵皮石斛我也豁出去了,不管我的字寫得對不對,好不好看,都寫過去了。我在信中表示很想要鐵皮石斛的相關資料,期待對方的答覆。”

  幸運的是,沒過多久,林小香便收到了該雜誌信息中心的回復。第一次鼓起勇氣一人去了杭州,因未帶夠信息諮詢費只有回家。第二次約上丈夫和同村的另兩位村民一行四人整裝待發前往杭州。

  尋找種苗的“過山車”之旅

  四人坐大巴輾轉到了杭州。在雜誌社負責人的幫助下,林小香得知鐵皮石斛相關項目是由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在負責。隨後,林小香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學院。

  “我趕到時,那位教授正好不在,學生給他打電話,他説這個項目已經和別人合作簽約了,不能再把組培苗給我了。”

  聽到對方這樣的答覆,林小香的心情一落千丈。一頓午餐,大夥兒吃得津津有味,對林小香來説卻味同嚼蠟。

  原本與同伴約好了,第二天要一起去農科院找水果品種來種植,但林小香心裏始終放不下鐵皮石斛。與丈夫商量後,林小香決定要再去一趟浙大,這回她必須要與教授面對面談談。

  “去的太早了,天還濛濛亮,我就坐在校門外的大噴水池上等。”林小香告訴記者,教授來了大家一擁而上,自己連上前講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人太多,教授説讓大家去辦公室談。我沒想到他特別往我這兒一指,讓我也一起去。”説起這段往事,林小香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感恩。

  儘管與教授有了面對面的交流,但鐵皮石斛項目已有了合作對象的事實無法改變。“我非常理解教授當時的選擇。或許是看我一個農村婦女來到杭州卻沒有收穫不忍心,教授告訴我可以去花卉市場,買一點普通的石斛先養養,積累點經驗,説不準以後還有機會發展。”

  教授這番話讓林小香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離開學院,她與丈夫一同前往岳王路的花鳥市場,只為一個目的——找石斛。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帶著從花鳥市場淘到的石斛苗,林小香回家了。

  作為當地的養花大戶,本以為種棵石斛是再簡單不過的是,沒想到卻遭遇了重重困難。“那幾株石斛苗,我整整種了兩年,雖然沒死,卻越養越小。”

  那時候,能將鐵皮石斛種植存活的人很少。在大家的意識裏,作為植物,要有土壤才能種植。“但鐵皮石斛並非如此,它是無土栽培,使用樹皮與木屑,所以以前用土栽培基本上都是以失敗告終。”

  林小香告訴記者,在探索種植鐵皮石斛的兩年多時間裏,她也鬧過不少笑話。“我將鐵皮石斛的組培苗種在泥土裏,一兩個月後都是青色的,在根的部分甚至還有綠綠的根尖冒出來。我以為是發芽了,興奮地給教授打電話,説 ‘我種活了,我種活了’。教授很忙,卻也放下手中的工作跑過來。”在林小香的記憶裏,那天建德的雨下得很大很大,教授下了車,一腳踩進了泥巴地,皮鞋和褲腿都陷了進去。“儘管很狼狽,但大家都顧不上形象了,只想看看我的鐵皮有沒有種活。”

  經過反復觀察,教授一句“沒有活”的結論,讓林小香的心再度陷入谷底。“我付出了這麼多,它還是活不了。我當下覺得自己與鐵皮石斛再無緣了,我怕教授再也不給我機會種了。”

  讓林小香沒想到的是,教授卻她堅持下去。“他説自己從沒看過一個農村婦女像我這樣任性不放棄。他鼓勵我,説我是種花卉的,種植應該是我的強項,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受到教授的鼓勵,林小香繼續奔走在探索鐵皮石斛的道路上。在試過泥土、酒渣、藥渣、玉米棒、珍珠岩等幾十種基質後,她無意間發現了木屑。“我們將鐵皮石斛種在了播瓜葉菊種子的木盒子裏,一段時間後發現木盒邊上的苗存活下來了,仔細查看後才知它的根直接長在木板上了。後來經過反復試驗,發現鐵皮石斛能夠在木屑中存活。”

  那是2001年,鐵皮石斛在建德蓮花安了家。

  風雨過後見彩虹

  有了種植技術,但這對淳樸的農民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保障食品安全,種植出有機的鐵皮石斛。

  林小香的運作資金本就不多,高質量與低産出的現狀讓她的石斛産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當地政府領導的幫助下,她陸續得到許多企業與個人的支持,並於2006與香港天廚合作,正式成立杭州天廚蓮花生物有限公司,專做有機鐵皮石斛,發展這一新興産業。

  事實上,這個時期還留下了一段“總理關懷鐵皮石斛産業”的佳話。林小香告訴記者,自己在2007年種植鐵皮石斛的過程中遇到了高投入、高風險、缺技術等問題,於是寫信給時任總理溫家寶,建議“加快建立發展高效特色農業風險的保障機制,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以及希望“加快發展中藥藥材的種植和深加工,以此帶動山區農村脫貧致富”。

  這封基層農民寫來的信,得到了溫總理的重視。他做出批示要求農業部深入調研。時任國家農業部指派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的馬淑萍,專程到建德市對林小香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進行考察。

  林小香不怕困難、執著創業的精神,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之後,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委派下,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斯金平聯合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教授王志安,幫助公司選育優質鐵皮石斛品種,開展有機栽培。

  事業重啟,迎接更閃光的未來

  公司高強度運作與經營壓力,給林小香的身體烙下了硬傷。幾經考慮,她于2008年離開原來的單位,自己種幾畝地,決定在家好好養病。

  然而林小香的離開,卻讓不少老客戶犯了難。原來大家都是看中了林小香的種植技術與産品品質,才與鐵皮石斛結了緣,如今她一走,顧客不知該從哪兒買鐵皮石斛了。

  “我不能讓老客戶們失望!”林小香在心裏暗下了決心,重新踏出屋門收集種苗。

  林小香的執著換來了老天的眷顧。當時淳安某種植基地被政府徵用,餘下的十多畝的鐵皮石斛無處銷售。“對方讓我幫忙把鮮條賣了,剩下的根和苗他們不要了。而我又基地空著,就問他們能否將這些送給我,對方爽快地答應了。所以我以非常低的投入成本領回了它們,並將這些老根全部種在了自己的基地裏。”

  幸運接踵而至。在這期間,同行好友正在重建廠房,好友見林小香二次創業,就將在建廠房時拔掉的鐵皮石斛老根老苗贈送了些給林小香以作幫助。於是,二十多畝的基地就這樣建起來,林小香的有機鐵皮石斛事業也重新啟動。不僅如此,她還成立了杭州小香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林小香”牌還榮獲杭州市著名商標,浙江省工商企業信用“守合同重信用單位”。

  然而這幾年裏,全國鐵皮石斛産業發展迅猛,市場上的鐵皮石斛製品劑型品種繁多、雨魚目混珠,有機高質量的鐵皮石斛卻因外觀細小,難得到消費者認可。整個市場陷入危機。

  “目前到了行業洗牌的時候。如今市面上一些上好野生的種苗,價格要好幾千塊一斤,我就希望能收集到好的品種,保持原有的野生形狀,以最安全的産品,回饋支持我的消費者。”

  林小香告訴記者,在如今強大的市場競爭中,她也逐步將銷售放向了電子商務平臺,儘管有難度,但至少一直在進步。“今年我們還擴大了基地,鐵皮石斛將在今、明年逐步出産,到後年將達到兩三萬斤的産量。此外我們公司己擁有自己的廠房和組培室,以最優的品質撐起‘林小香’這個品牌。”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