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林暉 王宇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這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農民群眾的自覺選擇。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方式多種多樣,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
近年來,我國土地流轉呈現“加速跑”態勢。來自農業部數據顯示,土地流轉佔承包地比重在2012年超過20%,2013年超過四分之一,目前則已接近30%,幾千年來的小農經濟正逐漸向規模化、現代化農業邁進。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是生産力發展的自然過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認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充分考慮各地自然經濟條件、農村勞動力轉移程度、農業機械化和社會化服務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本地區適度規模經營的標準。既要積極鼓勵,也不能拔苗助長;既要避免土地撂荒和經營規模過於碎小,又要防止土地過度集中。
“土地問題涉及億萬農民切身利益,土地承包經營權屬於農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轉、價格如何確定、形式如何選擇,應由承包農戶自主決定,流轉收益應歸承包農戶所有。”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郭曉鳴認為,不能用簡單化的行政干預手段來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