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今年以來,房縣著眼于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促進傳統農業向高産、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轉變,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色農業亮點頻閃。
特色農業全面“開花”
該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優勢,以專業鄉鎮、專業村建設為重點,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託市場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思路,加速生産要素區域性集聚,把優勢明顯、基礎牢固、品牌響亮、市場廣闊的中藥材、茶葉、食用菌、蔬菜、畜牧、核桃、煙葉、大鯢等優勢特色産業的發展作為發揮優勢、調整結構、培植産業、助農增收的重要渠道,加速生産要素區域性集聚,致力打造全省道地藥材名縣、全省高香綠茶板塊基地縣、全國食用菌強縣、全國有機蔬菜示範縣、全省山羊大縣、全省核桃生産大縣。已初步建成以窯淮、姚坪、門古、紅塔為重點的茶葉産業片區,以軍店、門古、上龕、五台、萬峪為重點的藥材産業片區,以軍店、化龍、門古為重點的核桃産業片區,以紅塔、門古、青峰、土城為重點的山羊産業片區。截止目前,全縣藥材基地總面積達25.2萬畝,總産量達10萬噸,産值5億元;茶葉基地總面積達12萬畝,採摘面積達6.5萬畝,總産量達920噸,實現産值2.7億元;蔬菜播種14.5萬畝,總産量18.5萬噸,産值達5.5億元;發展段木黑木耳12萬架、袋料食用菌2000萬袋,總産量1.4萬噸,實現産值4.2億元;核桃基地總面積達47.83萬畝;山羊飼養量達96.9萬隻,養殖大鯢50萬尾。
龍頭企業集群發展
以打造綠色農産品加工核心基地為目標,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用市場化方式經營農業,大力實施“億元工程”、“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農業産業化提升”等三大工程,集中精力做大做強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引領綠色農産品加工業快速、持續發展,促進産業化經營提檔升級。全縣已形成了以神農本草中藥飲片、金鼎制藥、武當動物藥業等為龍頭的醫藥企業;以神農貢茶業、吳氏茶業為龍頭的茶葉加工企業;以聚達、森飛、神武山珍為龍頭的食用菌加工流通企業;以天森食品為龍頭的畜禽産品加工企業;以古月香、綠源食品為龍頭的糧油食品加工企業;以野生食品、華盛豆製品、神駒山珍、天野為龍頭的蔬菜加工企業。該縣切實扭轉農産品“重生産輕營銷”的傾向,積極組織企業參加首屆中國漢江流域(襄陽)農博會和第十一屆武漢農業博覽會,其中,有10家企業參加了首屆中國漢江流域(襄陽)農博會,古月香核桃油和天森包公蛋獲金獎,3家企業參加了第十一屆武漢農業博覽會,房縣黑木耳、房縣香菇熱賣。全縣全縣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34家,其中省級以上重點農業産業化企業4家,市級以上重點農業産業化企業24家,外貿出口企業7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型企業5家,截止今年11月底全縣農産品加工産值達42.7億元。
訂單農業促農增收
為打好特色農業“組合拳”,房縣把發展訂單農業作為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通過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公司+基地+標準化+農戶”訂單生産合同,以保護價或高於市場價收購農戶的産品,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産與大市場連接起來,實施規模化、標準化生産,有效促進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湖北神農本草中藥飲片公司同全縣藥農簽訂訂單12萬畝,吳氏茶葉在紅塔、姚坪、白鶴簽訂原料收購協議0.8萬畝,神武山珍、詩祖故里在青峰、白鶴建設食用菌基地1萬畝,嘉禾糧油在門古、紅塔、軍店、萬峪等鄉鎮訂單生産優質水稻1.5萬畝,全縣特色農産品訂單面積達到40多萬畝,帶動農戶10萬戶,近40萬人。訂單農業已成為該縣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農民手握訂單搞生産已成為時尚,以“先找市場,再抓生産,産銷挂鉤,以銷定産”為基本特徵的訂單農業正在民樂悄然興起,日漸成為該縣農民放心種田的一大法寶和增收致富的有力助推器。
農業品牌提升效益
該縣把“綠色生態、安全放心”作為特色産業做大做強的生命線,大力爭創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知名品牌,充分發揮“品牌興農”、“品牌興企”、“商標強縣”的積極作用,擴大品牌農産品生産規模,以産品的效益帶動産業發展,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今年以來,神農峽牌有機茶獲有機食品認證,“羿神”牌嘉禾大米獲綠色食品認證,鮮雞蛋、鮮肉雞、生豬、肉羊獲無公害畜産品認證,全縣新增綠色食品認證面積1025畝、産量400噸,無公害産品認證新增規模生豬5000噸、肉羊10500噸。申請註冊的“九湖濕地”、“神農頂”2個蔬菜商標已經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已受理。房縣黑木耳和香菇入選首批中國歐盟地理標誌互認證,“房縣黃酒”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房縣冷水紅米”地理標誌認證已通過農業部專家組評審,“房縣絞股藍”、“房縣白及”、“房縣北柴胡”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已初審公告。“房縣小花菇”亮相央視《舌尖上的中國2》,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成為房縣的文化符號。經“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評估,房縣黑木耳、房縣香菇品牌價值從2009年的0.53億元、0.51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8億元、1.95億元。
土地流轉積聚發展
該縣按照“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鼓勵採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快土地資源整合,使土地向産業大戶、龍頭企業集中,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集約利用,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採取簽訂購銷合同和開展股份合作等方式,與基地農戶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推動農産品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發展。神農本草中藥飲片公司在軍店三溪溝村流轉3000畝土地發展白及、蒼術、北柴胡、桅子,年産藥材1000噸,産值達12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10多個鄉鎮1萬餘戶農民發展中藥材。三鑫生物在土城鎮龍坪村、中壩鄉下壩村流轉1000畝發展虎杖,十堰神農武當醫藥科技園有限公司在萬峪鄉小坪村流轉土地3500畝發展丹參、黃精、桔梗等藥材,上海三義興發食品有限公司在青峰鎮流轉土地800畝發展高山蔬菜,湖北鹽業集團綠福源食用菌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土城鎮流轉土地200畝發展食用菌。上龕鄉農民劉祥龍投資8800多萬元,註冊成立房縣祥龍藥材專業合作社,在上龕鄉白玉村租賃土地1200畝種植中藥材,帶動當地1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這些企業或合作組織通過流轉方式加速生産要素集聚,實現農業特色産業種植養殖的規模化和規範化發展,既保證充足原料供應,又解決當地富餘勞力就業,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對農業增産、農戶增收、農民就業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