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伴隨著蔗農的連年虧損和桉樹對環境的破壞,廣西農民新的經濟出路在哪?記者近日從“廣西千億元果桑産業”項目發佈會上了解到:一個新興農業産業果桑産業群正在廣西悄然升起。
據介紹,2001年國家提出了“東桑西移”産業結構調整戰略 ,廣西緊緊抓住有利契機,加快推進桑蠶産業發展。目前廣西蠶繭産量約佔全國蠶繭産量的50%,佔世界的三分一,成為國際上重要的蠶絲生産基地。自2005年以來廣西桑蠶産業已連續9年奪得全國蠶繭産量第一,形成了當前世界蠶業看中國,中國蠶業看廣西的格局,廣西成為了“新絲綢之路”起點,擔當著傳承中國蠶業和絲綢文化的主力軍。
自2000年起,桑蠶業即定位為廣西新興農業優勢産業,種植面積近300萬畝,位居全國前列。但廣西主要蠶桑副産物資源——桑椹未能開發,綜合利用技術落後,加工産品極少。大量桑椹棄于田間地頭成為廢棄物,臭味難聞、病原菌滋生擴散問題嚴重,不僅造成資源極大浪費,還污染環境。如何充分利用豐富的桑椹資源,對其進行深加工開發,成為廣西蠶桑資源生態建設以及農産品加工産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廣西農科院農産品加工所與廣西頤生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展了桑椹深加工關鍵技術的合作研究及産業化應用示範。自2009年以來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農業部預算項目、中央財政項目、生態廣西建設引導資金項目等。通過幾年的努力,研發出桑果汁飲料、桑果酒、桑椹水牛奶酸乳、桑椹果粉、桑椹膏、桑椹荔枝混合飲料6個新産品,獲得專利3件。開發的技術産品經專家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2014年該技術成果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廣西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代科學檢測證明,桑果含有豐富的果糖、果酸、果膠、天然色素,Vc、B1、B2 等7 種維生素,鈣、鐵、鋅、硒等16 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白藜蘆醇、花青素等,具有補血、益腎、明目、烏發、抗衰老、降血壓、預防慢性肝炎、治療失眠和神經衰弱等多种醫療保健功能, 被國家衛生部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名單中,號稱“天然富硒水果皇后”,被醫學界譽為“21 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果桑可以開發的産品很多,可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帶動育苗、種植、加工、旅遊、採摘、水果、蠶桑、餐飲、食品、飲料、果酒、醫藥、科技、教育等産業互動發展,可以説果桑産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據專家測算,果桑種植第一年投入成本1500元/畝,第二年起只需投入600元/畝(含肥料、農藥)的管理成本。進入豐産期早,種植果桑第三年後可進入豐産期,每畝果桑可年産桑果1000~1500公斤(産果汁600~1000公斤)。按6元/公斤計,畝果桑農民年可獲6000~9000元收入。同時,畝果桑年産桑葉約1500公斤,可産鮮繭100公斤,收入4000元,畝果桑農民收入可超萬元。
100萬噸桑果汁用於深加工的經濟效益分析,可産生工業産值1110億元,實現千億元産業發展目標,合計稅收總計100多億元。
若按每畝産鮮繭100公斤計,100萬畝果桑可産鮮繭10萬噸,農民售繭收入可達40億元,用於繅絲可産生1.3萬噸,繅絲工業産值可達50億元。
廣西頤生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正帆表示,願做果桑産業排頭兵,積極努力把頤生園公司建成為一家以桑産業為核心,集種苗、種植、研發、服務、生産、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蠶桑農業企業,早日實現廣西果桑過百萬畝,産值過千億的宏偉目標。
該公司2013年9月已與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簽訂了桑園全程植保合作開發協議,公司在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縣的生態桑果種植基地已經初步建成。採取“公司加農戶”的方式,積極探索桑果立體規模種植的新模式,結合畜禽養殖、休閒養老、觀光旅遊等産業的綜合開發,力爭使每對合作的農民伕妻年收入20萬元以上。公司在廣西-東盟經濟園區徵地50畝建設年産萬噸果酒果汁生産線第一期已開工,計劃2015年底建成投産。生産工藝及技術結盟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科院吳孔明院士工作站、中國農大,依託廣西農業科學院食品加工所作為技術支撐,目前桑果深加工技術已經獲得國家星火項目,提高了技術領先性。
據專家介紹,桑椹酒是採用全汁發酵釀製而成的一種新興果酒,保留了桑椹果實中的營養成分,具有顏色鮮艷、營養豐富、醇香可口等特點。其營養價值遠高於葡萄酒,所含微量元素硒是葡萄酒的12.41倍,蛋白質是葡萄酒的8.44倍,賴氨酸是葡萄酒的9.23倍,花青素是葡萄酒的5倍,還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是果酒中的極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保健型果酒也越來越青睞,國家也將果酒作為酒類發展的重點,桑果酒不但可以改善女性手腳冰冷的毛病,更具有補血、益肝、補腎、明目、降血脂等功效,所以桑果酒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廣闊。
據悉,廣西目前正在整合各方資源,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不斷開拓桑蠶産業資源循環利用新途徑,把果桑産業打造成富民生態、可持續的優勢産業,力爭用10年時間,實現産業效益超1000億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