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個家庭工廠化養蛋雞1萬多只,一個蝦稻共作農戶每年産小龍蝦3.5萬斤,一個葡萄合作社社員戶每年産葡萄35萬斤,一個觀賞魚養殖基地每年500多萬尾錦鯉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
地處我市最南端的白鷺湖農場,高揚現代特色農業的大旗,從拉開“土地經營集約化、特色農業發展規模化”的大幕,到今天的水産、林木、蔬菜、畜禽等齊頭並進的現代農業格局,再到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的落戶……該場不斷探索農業産業發展新機制、新路徑,從不停歇現代農業的腳步,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蛻變。
土地集並,打造增收“聚寶盆”
3日,白鷺湖農場冉集分場白鷺綠苑蔬菜種植基地老闆關鍵章正和農工在大棚裏忙著採摘螺絲椒、甜玉米,準備裝車運往湖南、武漢、荊州等地的農貿市場,為今年冬季最末一批蔬菜上市作最後的衝刺。
“蔬菜大棚能有這樣的規模,得益於有渠路暢通、田塊規則、連片集中的商品田。”關鍵章説。
2013年下半年,關鍵章在白鷺湖農場冉集分場租賃了140畝集並田,投資200萬元搭起了73個蔬菜大棚,並到山東、江蘇、浙江等實地考察學習。2014年以來,已産蔬菜4季,産量300多萬斤,今年每個大棚獲利約3萬元。
由於規模大、蔬菜生産季節性強,勞動力不夠時,關鍵章將用工轉向本地農村剩餘勞動力,聘請了20余多名本地農工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管理及銷售等工作,每名農工每年因此增收1萬元。
目前,白鷺湖農場通過土地集並,讓本場和外來的種植戶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通過幾輪兩田制改革,該場流轉集并土地約2萬畝,先後建成了蛙香稻、黑斑蛙養殖、觀賞魚養殖、蝦稻共作等10多個種養殖基地,近500名當地農工發展起自己的特色産業,實現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發展,部分農工實現了家門口打工賺錢的願望。全場累計形成“集並效益”近億元。
抱團成群,激發生産原動力
白鷺湖農場自從2009年開展葡萄種植,種植戶數從1戶發展到如今121戶,面積由過去的30畝發展到如今的1000畝.其中合作社為助推葡萄種植起到了引領與示範作用。
關山分場職工徐汝模,2008年聽説大棚種植葡萄效果好,決心借助農場土地優勢先行“試水”。
沉下一顆心後,徐汝模的摸索與起步舉步維艱。一個人遠赴浙江花每棵8元購苗,花每袋150元錢買化肥.他感到勢單力薄,難成氣候,於是&&成立葡萄種植合作社,將有志新型農業的農工聚集起來。
“抱團成群”,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農場領導對徐汝模&&成立的葡萄專業種植合作社給予大力支持,幫助蒐集市場信息,組織外出學習考察,並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突破技術、資金、市場等瓶頸,引導適度規模經營,實行“分戶管理、集中種植、統一銷售,除葡萄外,該場小龍蝦養殖、蛋雞養殖等特色經濟組織如雨後春筍在白鷺湖涌現,昔日的土地變得生動起來。
55歲的劉緒道和徐汝模是同鄉,2013年他拿出全部積蓄加入關山分場葡萄專業種植合作社,感慨地説:“在合作社我不僅買到了便宜的苗子,而且每畝還節省生産成本400元,銷售管理也不用操心,效益比傳統種植高了3至5倍。”
農企對接,延伸産業加工鏈
發展現代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是關鍵。白鷺湖農産品資源豐富,但缺少下游精深加工項目,相關産業鏈條脆弱,農工從事種養殖業的積極性不高。
為此,該場瞄準豐富的農産品資源,立足業已形成的農業産業化工業園區,成功引進全國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等農産品深加工項目,培育壯大了龍信公司、豐谷香、東升織布等本地龍頭企業,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家,僅海納公司1年就可加工本地及周邊10萬畝優質水稻,全場農業産業化加工實現銷售收入近億元,全場農産品轉化增值達90%以上,極大推動了農場種養業擴量提質和農民增收致富。
“蝦稻共作産出的稻穀環保無污染,稻米很受市場青睞,成為了廣東、武漢等大中城市的搶手貨。”每年高於市場價收購稻穀且加工量達600萬斤的豐谷香米業老闆許國繕告訴記者。目前農場像這樣實現農企對接的還有仙鷺蛋廠,每年“消化”鴨蛋近1000萬枚,帶動20余戶蛋鴨養殖戶規模化、標準化生産。
該場還實施“走出去”戰略,讓外出務工人員把外地的技術、資金和發展思路帶回來,將本場的農副産品銷出去。冉集分場農戶夏純清創辦景星牧業工廠化蛋雞養殖廠,成功地打入廣東的農貿市場超市貨架,年銷售雞蛋1600多萬枚,帶動一批養殖戶共同致富。
農企對接,帶動特色産業擴規模、上水平、增效益,成為農場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如今,白鷺湖依靠龍頭企業種植“蛙香稻”、“蝦鄉稻”等優質生態有機稻約2萬畝,農戶每畝由此增收近2000元。
改善民生,共享發展新成果
走進白鷺湖農場,倘佯在紅花鎮街道,映入眼簾的是不斷拉大的城鎮建設框架。寬闊平坦的道路,乾淨整潔的街巷,拔地而起的住宅小區,花園式的健身廣場……
農工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富裕起來的職工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農場順勢而為,加大資金投入,統籌推進紅花路、中華路、園林路等主街道的改造升級。建設新農村累計投入資金1億多元,改造民居2000多戶,全場隊級公路硬化、集鎮道路建設完成125公里,公路硬化率達99%。通過遷村騰地,建成了肖橋分場、田陽分場、冉集分場和紅花鎮等新型農村社區6個,創建了田陽3隊、關山6隊等10余個新農村示範點,職工年人均純收入增幅在10%以上。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完成農田整理項目4萬多畝,使農場成了道路暢通、田塊規整、灌排自如、環境優美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區。